在陕西能源的一处煤矿深处,一项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巷道支护作业方式。近日,由中信重工自主研发的喷浆机器人,在煤矿回风大巷3900米的位置成功完成了其首次实战应用。
这款喷浆机器人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机器人底盘、灵活的喷浆机械手、先进的视觉感知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其独特的三维建模功能,使得机器人能够自主规划喷浆路径,从而实现了井下巷道的智能化喷浆支护。喷浆机械手的作业范围广泛,能够覆盖8.2米宽、6.2米高的区域,而履带式行走机构则确保了机器人能在15度的坡道上稳定作业。
在实际操作中,喷浆机器人首先通过激光扫描技术采集现场空间数据,自动生成精确的三维巷道模型,并据此智能规划喷浆路径。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喷浆的均匀性和成型质量。据现场数据显示,混凝土喷层的厚度可以精准控制在120毫米的设计标准内,边墙回弹率控制在15%以内,拱部回弹率也不超过25%。与人工喷浆相比,这一技术的采用无疑带来了质的飞跃。
中信重工还为这款喷浆机器人配备了喷浆泵和原材料自动配比系统,水平输送距离可达500米,喷浆速度高达每小时10立方米。这些配置进一步增强了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巷道支护需求。
中信重工在矿山智能化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执行类机器人,如辅助运输机器人、皮带分拣机器人和辅助安装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龙煤集团、济宁能源、淮南矿业等大型矿山企业,通过替代高危场景下的人工操作,不仅显著提升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还为矿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