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高计划”的推动下,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结合日益紧密,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还要拥有高端的技能水平。
然而,职业院校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上却遭遇了诸多挑战。高昂的实训设备成本、设备更新换代的缓慢、实训场地的限制,以及实训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都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更为关键的是,许多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教材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面对这些挑战,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路径,推动AI在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重要性,包括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实训教学等。
在此背景下,虚拟仿真实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实践成本,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交互体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拆解、组装等操作练习,无需担心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从而降低了教学成本与风险。
恒点虚拟仿真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其“新能源汽车3D展示系统”能够构建高度逼真的实训环境,利用先进技术实现高精度感知与低延时交互追踪,使学生能够进行汽车部件的拆装等实践操作。而“恒点新能源汽车拆装模拟推演系统”则提供了可视化、交互性的数字智能模拟系统,帮助学生进行结构拆解、故障诊断等,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工作平台(XR数字融合工作站)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它内置了多种虚拟仿真课程资源,支持根据实训项目和设备需求灵活定制专业课程。同时,该平台还提供沉浸式自主实训平台,并配备智能化评分系统与多维度学情分析功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个性化学习。
虚拟仿真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实训中的难题,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式。学生通过虚拟实训环境,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流程,从而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这对于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恒点将继续推动虚拟仿真实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