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编程工具正引领软件行业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近日,知名芯片金融分析师Doug O'Laughlin在一篇深度文章中提出,生成式AI正以类似互联网颠覆传统媒体行业的力度,重塑软件行业的面貌。
O'Laughlin指出,诸如Cursor和Claude Code等AI工具的出现,使得代码编写的成本和时间大幅度缩减。以往需要高昂费用完成的任务,现在每token的成本可能仅需几美分,这一变化对软件开发的成本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认为,这种趋势不仅将改变软件开发的传统模式,更可能像YouTube颠覆传统电视业一样,彻底重塑软件行业的盈利模式和竞争态势。O'Laughlin通过对比互联网时代媒体行业的变迁,提出软件行业正处于一个类似的“峰值时刻”。
在回顾传统媒体行业的兴衰时,O'Laughlin指出,在互联网和YouTube兴起之前,内容消费主要通过电视捆绑套餐进行,这种模式一度盛行并达到顶峰。然而,随着YouTube的崛起,电视捆绑套餐开始衰落,用户逐渐转向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内容消费方式。
O'Laughlin进一步分析,传统媒体行业的衰落不仅仅是因为分发渠道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媒体创作本身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大量创作者得以涌现。同样地,在软件行业,AI编程工具的发展使得软件开发成本急剧下降,这一趋势与媒体创作成本的降低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他强调,过去软件开发需要高昂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投入,而现在通过AI工具,每天花费数百美元就能编写数百万行代码。这一变化使得软件供应量激增,传统软件制造商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有人质疑,认为服务质量、产品市场契合度和分发渠道才是真正的差异化因素,但O'Laughlin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他指出,在AI的冲击下,传统软件行业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软件供应的指数级增长将淹没传统制造商,细分解决方案最终将颠覆现有巨头。
O'Laughlin预测,软件行业的SaaS模式正处于类似的高点,AI工具的普及将加速这一衰退过程。传统软件公司的高利润“护城河”将逐渐失效,销售和营销成本将成为竞争的重点。然而,这更像是一场“向下竞争”的赛跑。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O'Laughlin提出了一个更具哲学意味的观点:软件本身可能只是科技进步中的一个“局部最小值”,真正的核心一直是硬件。他回顾计算历史指出,软件最初往往以捆绑包的形式销售给用户,而软件作为独立知识产权收费的概念是在硬件普及后的特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O'Laughlin认为,在AI工具让软件生成变得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软件的价值可能重新回归硬件本身。未来的设备可能会内置定制软件,就像早期的Cray计算机一样。在这种模式下,硬件将成为新的稀缺资源,价值将重新集中到芯片、算力等基础设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