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鹏汽车正式迈出了缩短供应商账期的实质性步伐,向业界兑现其“60天账期”承诺。据可靠消息,小鹏汽车已通过电子邮件向多家供应商通报,宣布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此举被视为汽车行业兑现账期承诺的重要风向标。
早在6月10日,包括一汽、东风、广汽集团及赛力斯在内的17家重点车企,就已公开承诺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然而,承诺能否真正落地,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小鹏汽车此番行动,不仅展示了其执行力,也向业界传递了积极信号。
事实上,小鹏汽车是首批就60天账期向供应商发送书面通知的车企之一。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缩短账期对汽车行业是明显的利好,小鹏汽车将积极践行这一承诺。他强调,许多车企都在思考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让行业竞争更加有序。
然而,缩短账期对车企自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承诺进入兑现阶段,小鹏汽车将面临现金流压力测试。根据财报信息,小鹏汽车的账期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延长,从2022年的0至90天信贷期,到2023年已扩展至0至180天。因此,如何在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同时,有效管理现金流,成为小鹏汽车面临的新挑战。
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小鹏汽车近年来在内部管理、产品销量及毛利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销量,毛利率也连续七个季度上涨。这些成绩为小鹏汽车兑现账期承诺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鹏汽车已迈出兑现承诺的重要一步,但汽车行业整体在缩短账期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指出,对于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应付账款多、账期周期长的车企来说,缩短账期或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于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的车企来说,则可能面临更严峻的资金链挑战。
供应链专家还提醒,部分车企可能会通过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供应链优化的初衷,还可能对供应商造成更大的资金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小鹏汽车需要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盈利能力,以确保在兑现账期承诺的同时,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同时,汽车行业也需要更多车企加入到缩短账期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供应链优化和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