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向全球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正式发布了《关于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九项措施》,简称为“沪九条”。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彰显了上海在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上的雄心壮志。
“沪九条”的推出,标志着上海对互联网内容产业及其从业者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认为,这些措施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诚意满满,为上海成为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中心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其中,黄浦区与杨浦区被明确指定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黄浦区凭借其小红书总部、金融科技及时尚内容创作的产业生态,以及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内容+消费”和“内容+金融”的融合提供了广阔舞台。而杨浦区则依托B站总部及复旦、同济等高校的资源,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占全市近五分之一,是“内容+科技”融合的绝佳环境。
“沪九条”不仅着眼于集聚区的建设,还鼓励各区根据自身优势,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发力,形成全市范围内的协同发展格局。这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促进了各区在创作孵化、技术研发、后期制作、渠道分发、IP运营及衍生开发等领域的特色化发展。
“沪九条”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实现从“短期输血”到“长期造血”的转变。政策覆盖了创作者从入行到职业化的全链条、全周期扶持,包括空间、资金、场景、技术、人才、服务和荣誉等多个维度。在创作前期,集聚区提供低成本办公空间、共享场景及补贴,降低入行门槛,并提供工商登记、财税咨询、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在创作中后期,通过技术与工具的支持,提升创作效率。
“沪九条”还特别关注内容创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长期发展路径。政策明确开放内容创作场景,涉及城市公共空间、重大活动舞台、产业与民生领域以及专业媒体资源,让创作者拥有无界的创作舞台和价值认同。同时,探索将创作者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为创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其长期发展路径问题。
崔丽丽表示,上海不仅仅是要吸引内容创作者,更要打造一个完善的“鱼塘生态”。这意味着将上海的平台经济、海派文化和国际化资源转化为内容产业的底层支撑,推动互联网内容产业从业者在上海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沪九条”的出台,无疑为上海的数字内容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构建系统性的职业发展支撑体系,上海意在吸引并留住全球的优秀创意人才,让他们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持续为上海的数字内容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