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近期被曝正在就一项重大合作进行谈判,核心内容在于共享先进的车辆控制基础软件,以加速追赶中美同行。在全球汽车市场日益重视软件定义汽车(SDV)技术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SDV竞争的加剧,本田和日产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推出搭载全新软件的车型。SDV的开发和运行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持,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加速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目前,特斯拉和部分中国车企在SDV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本田和日产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探索联合运营的新路径。
日产在产品规划上也作出了调整,将北美市场两款关键电动SUV的推出时间从2028年推迟到2029年。为应对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日产已从其美国产品线中撤下两款电动汽车,并暂停向加拿大发货。本田同样面临贸易压力,为保持竞争力,该公司6月份将对美出口价格进行了大幅度下调,尽管其在美国的销量因轻型卡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需求而有所增长。
面对传统汽车硬件逐渐被软件定义系统取代的趋势,本田和日产认为合作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双方希望下一代汽车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简单的软件更新来添加或升级功能。为此,它们计划共享的软件平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作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掌控宝贵的车辆数据,并最终推出付费功能或订阅服务,类似于当前的应用商店模式。这不仅能够提升双方的盈利能力,还能在日益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和日产并非首次探索合作。今年早些时候,双方的合并谈判因日产拒绝成为本田的子公司而宣告失败。然而,自2024年3月启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行性研究以来,它们一直在评估软件开发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潜在合作。此次合作在明确底层软件通用化这一核心课题方向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潜在的合作领域,日产可能会开始在其美国工厂为本田生产皮卡。这对本田来说,能够丰富其在美车型阵容,并减轻新关税带来的财务压力。对日产而言,则有望提高工厂利用率,并帮助抵消因缺乏竞争力车型而导致的销量下滑。目前,双方正在就这一潜在合作关系进行深入讨论。
美国市场对这两家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尽管近期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上调关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预计这些关税将导致本田和日产的营业利润大幅减少。因此,双方之间的制造协议有望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正迅速从传统硬件转向软件。据预测,到2034年,SDV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10亿美元,约为2023年的七倍。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者,已在其车辆上搭载自主研发的软件,并通过软件更新解决了大量召回问题。在中国,华为等科技公司也在引领软件创新浪潮。
面对这一趋势,本田和日产选择合作,背后透露出对“数据主动权”的强烈危机感。在下一代汽车市场中,自动驾驶功能和车内体验功能将成为关键竞争点。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收集,而若采用其他公司开发的底层软件,可能会限制自身对数据的利用效率。因此,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加速开发电动汽车统一操作系统,以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并加快新技术的上市速度。
事实上,以基础设施软件为核心的联合在整车行业正快速蔓延。丰田与马自达已启动联合开发项目,而欧洲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也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展软件研发。本田和日产的合作不仅是应对行业动荡的战略举措,更是为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重新夺回份额,抗衡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