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市新动向:插混增速趋缓,纯电车型加速领跑2025年

   时间:2025-07-23 20:53: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混车型)累计销量达到了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然而,与此前几年的迅猛增长相比,这一增速明显放缓。具体而言,插混车型在2021年至2023年间,销量增速分别高达140%、151.6%和84.7%,而到了2024年,增速则维持在84.5%的水平。

回顾历史数据,2021年插混车型在国内市场售出60.3万辆,同比增长140%,尽管销量大增,但其市场份额却从18.4%下滑至17.1%,同期纯电车型销量更是达到了291.6万辆,同比增长161.5%。而到了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已攀升至514.6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40%,纯电车型则因增速下滑至15.5%,市场份额下降至60%。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插混车型销量的快速增长,是供应端紧密贴合消费者需求的结果。插混车型在驾驶体验、产品性能等方面,兼顾了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满足了消费者对长续航里程的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例如,比亚迪的第五代DM-i系统和吉利的雷神EM-i系统,都通过高效发动机和电驱单元,实现了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足以覆盖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通勤需求。

插混车型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例如,比亚迪海豹DM-i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配合第五代DM混动系统,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的超快充能力。然而,从车企的角度来看,插混车型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普及期,大部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相对较慢,它们在燃油车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技术、供应链和生产设施,短期内完全转向纯电动意味着巨大的沉没成本。因此,插混技术成为了一个过渡方案,避免了资源浪费。

然而,今年上半年,插混车型销量增速却出现了直线下滑。这主要是因为纯电车型在技术普及和价格竞争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等小型纯电车,官方报价均在7万元左右,这个价格段几乎没有插混车型能够匹敌。同时,主流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配合800V高压快充技术,已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出行需求。而插混车型则因纯电续航相对较短,需频繁充电,实际体验反而成了负担。

政策环境也对纯电车型更为友好。例如,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对纯电车型补贴更高,且低价纯电车型因补贴绝对值占比更大,性价比优势显著。同时,中国充电桩总量已突破1000万台,超充桩占比超过30%,高速服务区5公里覆盖率达到98%,这些都为纯电车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相比之下,插混车型既需充电又需加油,补能复杂度更高,且因双系统成本较高,难以在低价市场与纯电车型竞争。

不仅如此,插混车型的保养也更加复杂。由于插混车型需要同时保养发动机和电驱系统,因此保养费用比纯电车型更高。同时,纯电平台更易集成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全域OTA升级,而插混车型受限于燃油架构,智能化升级空间有限。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插混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