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该方案聚焦于构建一个以“1+2+3+4”体系为核心的全新产业生态,旨在深度结合下一代显示技术与元宇宙、数字人等尖端领域,进而培育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显示产业集群。
方案的核心策略围绕两大技术路线与三大前沿方向展开,力求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并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技术路线方面,一方面将着重发展Micro LED技术,特别是在元宇宙AR/MR智能终端的应用上,将推动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器的量产,并力求在低功耗CMOS背板、巨量像素转移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以加速8K超高清显示模组的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硅基OLED技术也将得到大力推进,尤其是在VR/MR近眼显示领域,将致力于研发超高分辨率的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并解决纱窗效应、拖影等问题,同时优化制备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在前沿方向上,方案提出了三大重点。首先,全息显示与元宇宙的融合将成为新的探索领域,鼓励研发无介质3D全息显示技术,并结合数字人、元宇宙等场景,推出全新的3D显示应用,同时,光克隆全息技术及纳米材料的突破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其次,电子纸的创新将得到支持,将推动高分辨、柔性化电子纸材料及工艺的研发,并建设电子纸创新中心,以拓展在教育、医疗、商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最后,量子点显示技术的突破也将成为关键,将推进量子点主动式发光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并支持AMQLED、Mini LED+量子点等高端显示技术的研发。
方案还提出以智能眼镜为终端创新的核心,推动显示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将发展多种形态的AI+AR、AI+MR智能眼镜,重点关注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等指标,推动显示器件、波导镜片、主控芯片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迭代。上海已经形成了智能眼镜的核心供应链,如鲲游光电的光波导镜片、显耀显示的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等,星纪魅族等企业的AR眼镜产品也已接入AI大模型,实现了多模态交互功能。
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上海将通过四大核心环节进行布局。在光波导与芯片方面,将扩大光波导晶圆加工能力,研发阵列、衍射光波导技术,并提升显示驱动芯片的技术水平,支持4K/8K超高清驱动的普及。在核心装备与材料方面,将攻克Micro LED异质集成设备、高精度光刻机等关键装备的研发,并研发光敏性聚酰亚胺、低温彩色光刻胶等重要材料。在AI+显示融合方面,将在生产端通过AI优化像素与良率,在应用端开发基于AI眼镜的人机交互算法,强化手部识别、眼动追踪等技术的结合。最后,在集群化布局方面,将打造临港微显示产业集群、静安/浦东超高清产业集群、金山OLED产业集群,以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