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领域的动荡近日再度升级,一系列内部纷争与人才流失事件,将该科技巨头的AI战略推向了风口浪尖。据外媒深入报道,苹果内部AI团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天才级人物的离职,到核心团队的四分五裂,一场关于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较量正悄然上演。
故事的焦点人物,前DeepMind大神庞若鸣,其在苹果的角色犹如一颗璀璨明星,引领着基础模型团队向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宏伟目标迈进。然而,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领军人物,却在近期宣布离职,转而投入meta的怀抱,据传meta为此开出了高达4年2亿美元的天价合约。庞的离去,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苹果内部引发了连锁反应。
庞若鸣的离职,不仅带走了他的技术才华,更让苹果基础模型团队士气低落。紧随其后,团队中的另一位核心成员Tom Gunter也决定追随前领导,加盟meta。Gunter作为苹果最早研究大型语言模型(LLM)的专家之一,他的离开无疑是对苹果AI团队的一次沉重打击。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纷纷寻求跳槽机会,苹果AI团队似乎正面临分崩离析的边缘。
苹果内部的矛盾,早在庞若鸣团队与软件产品团队之间就已显露端倪。前者追求科研理想,致力于打造具备通用智能的AI;而后者则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这种理念上的冲突,随着苹果AI战略的调整而愈发激化。当Federighi接管Siri业务,并提出评估使用外部大模型替代自研方案时,基础模型团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更令人心寒的是,庞若鸣团队曾向高层展示了一个原型版本的大模型,该模型支持多轮对话、回答问题,并有望驱动新版Siri。当时,苹果AI负责人Giannandrea对此表示了高度认可,称赞其为“苹果的未来”。然而,仅仅几周后,高层却突然宣布新Siri推迟到2026年发布。这一决定,让基础模型团队成员感到困惑和愤怒,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模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会被打入冷宫。
苹果的AI困局,其实早已显现。自2011年通过Siri将AI推向大众以来,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一直不尽如人意。尽管在2018年挖来了John Giannandrea全面负责AI战略,并鼓励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成果,但苹果在ChatGPT发布时并未能迅速作出反应。最终,自研LLM的重任落到了庞若鸣团队的肩上。然而,由于高层对LLM实用性的质疑,庞的团队在ChatGPT发布前一年就完成了LLM研发,却选择暂缓发布。结果,苹果错失了时代风口,眼睁睁看着OpenAI等竞争对手崛起。
如今,苹果AI团队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平衡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如何留住顶尖人才?如何明确AI战略方向?这些问题,都需要苹果高层深思熟虑。毕竟,在AI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