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白酒科研新纪元:茅台五粮液领衔,行业转型升级背后的深层逻辑

   时间:2025-07-25 00:03: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两大巨头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相继在科研领域投下重注,预示着行业转型的新动向。

贵州茅台宣布,将与母公司茅台集团携手,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贵州茅台出资4.9亿元,占股49%,资金将以货币及实验仪器形式投入;茅台集团则出资5.1亿元,占股51%,投入包括货币和科技大楼在内的资产。

紧随其后,五粮液也动作频频。7月17日,宜宾五粮液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1亿元,由五粮液全资控股。

此番动作背后,是中国白酒消费趋势的深刻变迁。面对低度酒、果酒、精酿啤酒等新兴势力的冲击,白酒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迭代与创新已成为关乎未来的关键。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的科研“豪饮”,或将成为整个行业价值重构的催化剂。

长期以来,白酒行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据A股上市白酒企业近年的财报显示,营销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例如,2024年,贵州茅台的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成本的1.58%,而销售费用占比高达40.9%;五粮液的情况类似,研发费用占比为1.98%,销售费用占比则达52.26%。整个行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与庞大的营销费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白酒企业在科研上缺乏积极性。实际上,白酒行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一直十分紧密,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问世。只是这些科研工作往往较为低调,且成果应用是渐进式的,不如营销活动那样引人注目。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此次成立科技创新公司,正是对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强化与升级。两家企业旨在通过更系统、更聚焦的资源整合,提升研发效率,加速成果转化,以应对未来更复杂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

近年来,贵州茅台在科研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例如,公司构建了高温大曲蛋白质组解析技术体系,鉴定出数千种蛋白和游离肽,为酿造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五粮液同样不甘落后,不仅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五粮液酒体超3000种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还推出了29度低度酒等创新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风味及健康属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仅凭历史积淀与品牌光环已难以在竞争中立足。白酒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品质精进与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在科研上的发力,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白酒专家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酒厂面临开源节流的压力。因此,通过技术研发实现酿酒副产品的深度商业化开发,以及围绕ESG(环境、社会、治理)层面的改造升级研究,已成为行业的新焦点。中国酒业协会也表示,未来白酒行业的科研将重点聚焦于风味个性化、微生态研究、蒸馏技术创新等领域,为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在科研领域的布局,不仅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将带动整个白酒行业的创新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科技成果的持续涌现,中国白酒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