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召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中大模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在大会的一个专题论坛上,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分享了他对于大模型应用的见解。
韦韬强调,大模型作为通用智能技术的里程碑,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如聊天、编程、客服和翻译等。然而,大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其可靠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在处理图像时可能混淆手指数量,或在编程时导致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随着任务规模和复杂度的提升,出错的可能性也在急剧增加。
在专业领域,对技术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韦韬指出,要解决大模型在专业化应用中的可靠性问题,不能单纯依赖大模型本身的完美性,而需要通过智能体系和工程体系的结合,实现专业应用可靠性的保障。
韦韬进一步解释,正如人类个体容易犯错,但人类通过不断进步的工程体系,构建了庞大而可靠的工程系统,完成了许多巨型任务。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全新的程序表达、场景知识嵌入和闭环核验反馈机制,将大模型的不确定智力输出转化为可信的专业生产力。
为此,蚂蚁密算正在探索高阶程序(High-Order Program)大模型可信应用技术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组件包括业务逻辑的程序化表达、场景知识图谱和受控工具链,并在全流程中贯穿核验机制,对关键执行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核验和处理。这一框架借鉴了人类在工程管理体系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标准作业程序和检查清单等机制,确保大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即使出现错误,也能保证达到专业领域所需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高阶程序(HOP)结合了编程语言的精确性和可扩展性,以及自然语言的知识语义与语境适配等优势。它承载了专业领域的关键知识和实践,通过任务细化拆解与核验,确保大模型在专业应用中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知识概念匹配,实现从专业知识到场景应用的派生适配,使大模型能够在众多原本需要人工处理的场景下实现高可靠、高自动化的应用。
目前,高阶程序技术框架已经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如金融风控全链路、网络入侵检测和医疗重复计费等。在这些场景中,高阶程序技术框架在可靠性和时效性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以金融联合风控为例,传统风控体系高度依赖人工干预,流程冗长且容易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而应用HOP技术框架后,复杂的操作被转化为可执行的流程和代码,实现了风控全链路的智能化编排与自动化执行。这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还缓解了专业人才紧缺的局面。
韦韬表示,高阶程序与大模型之间存在强互补关系,能够将大模型这样的通用智力引擎可靠地应用于众多专业场景。他认为,解决大模型可靠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大模型本身,而在于工程化和智能化的融合。蚂蚁密算开源HOP技术框架,旨在与行业共同推动大模型从人类助手向规模化专业生产力转变。韦韬相信,一旦解决了可靠性问题,大模型将迎来新的杀手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