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ivo蓝河内核开源:Rust语言打造AI时代操作系统新底座

   时间:2025-07-29 20:26:54 来源:雷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从大型模型向智能体的转变正在加速进行。AI不再仅仅是被动回应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进化为能够自主规划并执行任务的“数字劳动力”。这一趋势使得2025年被普遍视为“智能体元年”,OpenAI最新推出的“ChatGPT Agent”模式更是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然而,随着终端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AI智能体在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涉及敏感权限和隐私数据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据行业数据显示,操作系统中约70%的严重安全漏洞源于内存问题。AI智能体在执行诸如调用摄像头、读取文件、支付操作、网络连接乃至系统状态修改等高敏感权限任务时,一旦内存安全出现漏洞,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导致严重的隐私数据泄露。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vivo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上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主研发的蓝河操作系统内核(以下简称“蓝河内核”)开源。蓝河内核采用Rust语言编写,从源头上避免了内存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漏洞。vivo副总裁、OS产品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表示,这一举措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操作系统的底层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蓝河内核的开源,不仅展现了vivo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更为全行业打造真正面向AI的内核和操作系统提供了加速动力。Rust语言作为系统级编程语言的佼佼者,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在编译期有效规避内存安全隐患。尽管谷歌、微软等操作系统巨头也在逐步引入Rust语言,但vivo选择了更为彻底和根本的路径——打造行业首个从内核到系统框架全栈使用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

蓝河内核具备安全、轻量和通用三大关键特性,这些特性恰好对应了AI在终端落地过程中的主要瓶颈。借助Rust语言的内存安全机制,蓝河内核能够在编译时阻断空指针、越界访问、数据竞争等问题,确保智能体在自主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性。同时,其最小内核占用仅13KB,能够流畅运行在功耗受限、内存紧张的可穿戴设备、IoT模组乃至传感器节点上,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蓝河内核支持ARM和RISC-V架构,并兼容POSIX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跨平台部署和扩展AI智能体能力的便利。

vivo将蓝河内核开源,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自2023年发布蓝河操作系统以来,vivo持续举办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邀请高校、研究机构、开源社区和产业企业的开发者参与,迅速将比赛打造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Rust赛事之一。通过比赛,不仅推动了Rust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实战落地,还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蓝河开发社区力量。vivo表示,第三届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即将启动,并将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携手,共同打造Rust学习与研究的平台。

vivo在开源蓝河内核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以Rust为核心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生态。从向Linux内核持续贡献代码,参与安卓系统框架优化,到自研蓝心大模型的开源,vivo在基础软件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愈发清晰。蓝河内核的开源,不仅证明了Rust能够构建稳定可靠的系统内核,更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工程样本,供持续迭代、参考和演进。

对开发者而言,蓝河内核是一个真实可运行、可落地项目的工程平台;对芯片、终端和系统厂商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跳出封闭生态、构建自主方案的现实路径。最终,这一切都将指向用户体验的提升——终端AI的交互更流畅、系统响应更即时、隐私保护更可靠、功能更贴近真实需求。vivo开源蓝河内核的初心,或许正在于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