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极星汽车的表现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
上半年,极星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销量增长,共计售出3.03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1%。特别是在第二季度,其销量达到了1.8万辆,同比增长38%。这一连串的数据无疑证明了极星在全球舞台上的强劲势头。
然而,当视线转向中国市场时,极星汽车的境遇却大相径庭。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极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6辆,而4月和5月的销量数据甚至未能公开,3月的销量也仅有1辆。上半年累计销量更是不足70辆,这一数字无疑让人大跌眼镜。
目前,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状况堪忧。其试驾服务仅限于电话预约,线上购车平台已经关闭,线下直营门店也仅剩下上海前滩一家仍在运营。这一系列迹象表明,极星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几乎陷入了停滞。
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并非一朝一夕所致。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智能座舱和家庭场景的日益重视,极星却仍坚守着“北欧简约”的设计风格,车机系统的更新也显得滞后,与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了明显的代差。极星在管理层面也陷入了频繁的换帅风波,八年七换帅的局面使得其战略方向摇摆不定。
为了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极星曾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企业极星科技,寄望于通过本土化运营来提振销量。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如愿以偿。从2021年至2023年,极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和1100辆,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即便进入2024年,其销量也仅为1864辆,未能实现显著反弹。
今年4月,极星与星纪魅族宣布终止合资运营。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化联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黯然收场,无疑给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