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人才流失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彭博社资深记者马克·古尔曼的报道,一个月内,苹果基础模型团队(AFM)失去了四名关键研究员,他们均被meta Platforms以高薪挖走。
其中,张博文,一位多模态AI专家,曾是苹果AFM团队的核心技术开发领军人物。他参与构建的30亿参数端侧模型,作为Apple Intelligence的重要支撑,尽管在iPhone 15 Pro上实现了每秒30 token的生成速率,但在面对如OpenAI GPT-4级别的复杂任务时,仍需依赖云端算力。张博文拥有丰富的学术与业界背景,曾在亚马逊、微软任职,2023年5月加入苹果,现已转战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团队”。
不仅如此,meta还为苹果AI研究的前主管庞若鸣开出了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包,这一数字刷新了科技行业高管跳槽的薪酬纪录。庞若鸣在苹果期间负责AFM团队的战略规划,他的离职被业内视为苹果AI研发体系的重大损失,如同“中枢神经受损”。
与此同时,两名资深成员汤姆·冈特与马克·李也选择离开苹果,加入meta。他们在多模态算法优化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曾参与的FastVLM视觉模型在iPhone端实现了推理速度85倍的提升。然而,由于苹果云端模型参数规模仅为1500亿,远落后于谷歌Gemini、meta Llama等竞品,这使得他们的技术落地效果受到限制。
古尔曼分析指出,苹果AI战略的困境根源在于管理层对技术路径的深度分歧。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长期对AI的投入产出比持怀疑态度,认为人工智能虽然可能占据一切,但未必能带来实际回报。这种观念导致苹果在2024年的研发费用中,AI相关项目的占比不足15%,而同期meta则将超过60%的预算投向AI领域。
尽管苹果试图通过小幅加薪来留住AFM团队的人才,但其薪酬水平仍然远低于meta等竞争对手。这一差距直接导致了苹果AI人才的加速外流,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