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SUV的定义时,不同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解读。欧洲市场倾向于强调SUV的性能与操控,北美市场则更看重大尺寸与大排量,而中国市场则有其独特之处,SUV常常被形容为“彩电冰箱大沙发”的结合体。这种因地制宜的造车理念,只要贴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深入观察中国SUV市场,不难发现,部分车型过于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却忽视了基础的稳固。它们大肆宣扬超大的空间、精美的内饰以及丰富的娱乐系统,却对安全冗余、底盘用料等细节避而不谈。更有甚者,一些车企在产品中引入了“消费级”零部件,这无疑让人对车辆的整体品质产生质疑。
安全,始终是汽车最基本且不可妥协的标准。即便未来的汽车真的演变为“四个轮子加沙发”,其安全可靠的性能要求只会愈发严格。以轮胎为例,这一车辆与地面的唯一接触点,竟也成为部分车企减配的对象。为了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一些车企选择使用窄胎,但这样的做法在拥有百年造车经验的企业看来,是根本无法进入量产阶段的。
以一汽奥迪Q6L e-tron为例,这款中大型纯电SUV原厂标配了前255mm、后285mm的宽轮胎,宽后胎能够增加接地面积,提升侧向抓地力,增强过弯稳定性。在紧急情况下,一副宽胎往往能够挽救生命。奥迪Q6L e-tron的半隐藏式门把手、电池阻燃放扩散技术等细节设计,无不体现出其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在安全的基础上,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必备能力。然而,智能化的根本仍然是安全。一汽奥迪Q6L e-tron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全车配备多达32个传感器,包括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这些传感器在恶劣天气下仍能保持高可用性,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除了硬件上的投入,一汽奥迪Q6L e-tron在软件上也下足了功夫。它具备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能够按导航路线自动行驶、智能变道、转向、限速,并识别“鬼探头”和障碍物等复杂路况。驾驶辅助系统已经从过去的“勉强能用”发展到如今的“好用”,而奥迪则希望进一步缩短这一距离,让驾驶辅助系统成为人人都“爱用”的功能。
一汽奥迪Q6L e-tron的底盘调校出自德国资深工程师团队,他们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经验。新车采用前后五连杆悬架结构,通过精准控制车轮倾角和束角变化,实现对车轮运动的导向,大大提升了极限操控性能。对于纯电用户普遍担忧的“晕车”问题,奥迪也通过算法精准调节电机扭矩和电池管理系统,确保动力输出的丝滑流畅。
在智能化与驾控体验上,一汽奥迪Q6L e-tron同样表现出色。它搭载了e-tron GT同款运动声浪,由奥迪调音团队创作,能够根据不同的速度、加速度和扭矩拟合出独特的声浪效果。无论是人工驾驶还是智能驾驶,都能给予驾驶者“人车合一”的体验感。
当一汽奥迪Q6L e-tron以35.3万元的预售价面市时,它锁定的用户群体无疑是那些认可“安全、科技和驾控”这一豪华理念的高价值人群。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造车的第一要素始终是安全,而一汽奥迪Q6L e-tron无疑在这一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