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及大众集团近期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揭示了令人忧虑的业绩下滑趋势,其中奥迪的财务状况尤为引人注目。
据数据显示,奥迪上半年税后利润为13.46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5%,这一跌幅不仅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标志着奥迪连续第三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显著下滑。
奥迪首席财务官里特斯伯格指出,外部政策环境是导致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美国加征的关税以及企业转型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他透露,仅关税一项就已使公司损失约6亿欧元。这6亿欧元本应成为公司的纯利润,却因关税政策而流失。
大众集团同样受到了关税的严重影响。上半年,大众集团因关税损失了13亿欧元,并因此调低了全年的业绩预期。大众集团明确表示,其2025年的全年业绩将完全取决于美国接下来的关税政策。
从财务数据来看,奥迪上半年的总营业收入为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然而营业利润仅为10.87亿欧元,同比暴跌45.2%。与2022年上半年44亿欧元的盈利相比,这一数字显得尤为惨淡。奥迪的营业利润率也从去年的6.4%骤降至3.3%,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销量方面,奥迪上半年共交付79.4万辆汽车,同比下滑近6%,这已经是奥迪连续第三个半年度销量下滑。具体到品牌线,奥迪主品牌交付了78.4万辆,而兰博基尼和宾利则分别交付了5681辆和4876辆。尽管兰博基尼的营业利润率和收入表现尚可,但宾利却出现了大幅亏损,营业利润同比暴跌近79%。
在中国市场,奥迪上半年销量为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纯电动销量更是同比下滑23.5%。尽管中国市场仍是奥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销量下滑的趋势却不容忽视。而在美国市场,由于4月份起实施的关税政策,奥迪损失惨重。由于奥迪在美国没有本土化工厂,且无法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用户,因此只能自行承担这部分费用。这导致奥迪在美国的销量在第二季度暴跌了19.4%。
除了关税因素外,奥迪还面临着企业重组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奥迪今年春季宣布计划在2029年前裁减德国本土7500个岗位,并为此计提了专项准备金。仅上半年,这笔开支就给奥迪带来了6亿欧元的业绩负担。
大众集团的财报同样不容乐观。上半年,大众集团营收为1584亿欧元,同比下滑0.3%;营业利润为67亿欧元,同比下滑32.8%;税后利润为44.77亿欧元,同比下滑38.36%。大众集团同样受到了北美市场销量下滑和关税成本增加的影响。大众汽车表示,营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进口关税上调导致的成本增加。
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德国车企的现金流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德国的三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今年的现金流或将减少100亿欧元。其中,大众集团的现金流可能从71亿欧元降至33亿欧元。
面对业绩下滑和关税政策的双重压力,奥迪和大众集团都需要寻找新的战略方向以应对当前的困境。无论是奥迪还是大众,都需要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成本以及开拓新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