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新路径:智元王闯谈聚焦关键场景,稳扎稳打推进商业化

   时间:2025-07-31 02:44:24 来源:时代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智元机器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家公司在大会上动作不断,不仅推出了业内首个针对真实世界应用的双臂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还预告了其即将面世的精灵G2机器人。这款新机器人拥有原生数据采集能力和增强的场景适应性,预示着智元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大脑”的定义涵盖了三个核心智能:运动智能、交互智能和作业智能。其中,运动智能是基础,类似于人类的小脑,负责保持动作的稳定与精确。而交互智能和作业智能则是人形机器人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的关键。王闯透露,交互智能已取得初步进展,越来越多用户开始乐于与AI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然而,作业智能的泛化能力仍在突破中。

“泛化性、成功率和节拍效率这三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王闯直言不讳地指出,“真正具有商业落地价值的不是‘大而全’的泛化型AI,而是能在特定工业场景中表现卓越的‘专精型’机器人。”他强调,现阶段的重点是让机器人将几项任务做到极致,然后再逐步扩展其功能范围。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理论验证走向实际应用。智元机器人已经突破了千台出货大关,成为国内首批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然而,王闯认为,机器人产业链的复杂性远超汽车或无人机行业,许多企业仍缺乏大规模制造的经验。为了加速落地,智元不仅自主研发了所有关键关节,还与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提供从工艺规划到供应链整合的全流程支持。

王闯坦言,目前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最终形态尚无定论。因此,智元选择了在不同产品线上探索多样化的路径,但每条产品线都聚焦于一个特定形态,力求实现“单点突破”。他以双足机器人为例,指出尽管进入工厂并非其主要任务,但双足机器人因其与人类相似的形态,天然具有建立信任感和吸引关注度的优势。特别是在讲解、接待和楼宇巡检等非生产性环节中,双足机器人更具吸引力。例如,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中,双足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展馆的讲解和互动岗位。

王闯进一步介绍,智元已经在远征A2系统中构建了机器人协作操作系统,实现了多机器人如主持人、表演者等的联动表演功能。然而,在工业生产线上,这种机器人间的分工协同尚未广泛展开,主要原因是目前机器人数量有限,任务间的耦合度较低。

与工业领域相比,家庭与养老被视为人形机器人更具潜力的应用场景。王闯指出,尽管家庭应用对安全性、成本和多功能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前技术和价格尚难以支持大规模普及,但即便是占据1%的市场份额,也足以造就一家巨头企业。他认为,目前更可行的家庭应用场景是轻作业,如送药、铺床和提醒等。

在养老领域,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智能养老机器人的需求愈发迫切。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报告,从2015年到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从2.2亿增长到3.1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8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多发,对护理和陪伴的需求强烈。王闯表示,养老场景涵盖了多个层次,无论是护理失能老人还是提升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元在养老机器人领域也有所布局,展示了远征A2与小机器人联合说相声的场景,吸引了众多老年观众的驻足围观。王闯认为,机器人可以陪伴老年人跳舞、打太极、聊天,甚至每天按时提醒吃药,这种陪伴式的价值是机器人当前就能实现的。

展望未来,智元计划继续在轻作业场景中迭代产品能力,如智能收衣、接收外卖等简单家务。王闯强调,只有将这些简单任务做到稳定可靠,才能进一步考虑高复杂度的场景,如做饭和高级护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