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中,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次的主角不是价格竞争,也不是续航虚标,而是上汽MG4携手半固态电池,正式进军10万元级市场,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车圈。
上汽MG4纯电两厢车的问世,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从理论迈向实践的重要一步。它不再是停留在实验室中的概念产品,而是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此次上市,不仅是MG4的荣耀时刻,更是全球范围内半固态电池首次大规模应用于量产车型的历史性突破。
市场反应热烈,半固态电池相关的电池ETF(代码已略)近一周内资金净流入近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这项技术的高度认可与期待。资金的涌入,无疑为半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为何固态电池会成为打破动力电池内卷局面的关键?这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采用陶瓷片或韧性薄膜,从根本上消除了漏液起火的风险。在性能上,固态电池更是遥遥领先,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远超液态电池的250Wh/kg。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也极为惊人,6C超充技术已经量产,10分钟内即可充满80%的电量,彻底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政策层面也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自2026年7月起,“不起火不爆炸”将成为强制标准,并为此投入了60亿元的研发资金和长三角产业带的扶持。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车企和电池厂也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上汽MG4半固态车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长安、广汽等车企已明确表示将在2026年进行全固态电池的装车验证,并在2027年实现量产。电池厂方面,宁德时代在硫化物路线上一马当先,400Wh/kg的样品已经下线;孚能科技则成功将半固态电池应用于飞行汽车eVTOL,并获得了阿联酋的30亿大单;蜂巢能源也计划在今年四季度试产半固态电池。
电池ETF之所以受到资金的追捧,原因有三。首先,其跟踪的CS电池指数估值较低,PE仅为24.74倍,处于历史低位。其次,ETF的成分股中,有超过四成的企业深度布局固态电池领域,涵盖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核心玩家。最后,业绩与题材的共振也是吸引资金的重要因素。宁德时代中报净利大增33%,加上全球储能需求的爆发,为ETF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广泛,不仅限于电动车,还包括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大型储能电站等领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