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数据的密切关注下,7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近日出炉,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持平于0%,略高于市场预期的-0.1%,而前值为0.1%。核心CPI,即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CPI,同比上涨0.8%,较前值0.7%有所上升,显示出连续五个月的增长态势,并创下了近17个月的新高。
具体来看,7月份CPI的环比表现强于季节性规律,主要得益于旅游价格的上涨、核心消费品价格的回升以及能源价格的支撑。其中,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主要由暑期旅游旺季带动,家用器具价格也出现了2.2%的环比增长。然而,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至-1.6%,环比也弱于季节性表现,鲜菜、猪肉和蛋类价格的下跌是主要拖累因素。
与此同时,PPI数据则显示出持续低迷的态势。7月份PPI同比下跌3.6%,与前值持平,但仍为2023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且低于市场预期的-3.4%。环比方面,PPI下跌0.2%,已连续八个月负增长,但降幅较前值有所收窄。尽管部分商品价格如原油和有色金属出现回升,但“反内卷”效应在PPI中的显现尚不充分,加之出口链价格走低和地产、基建实物工作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约,PPI整体表现依然疲软。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PPI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环比表现呈现出分化态势。生产资料价格环比跌幅收窄,与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有关;而生活资料价格环比跌幅则有所扩大。在细分行业中,部分“反内卷”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出口占比高的行业价格依然承压。
展望未来,市场普遍预期8月份CPI可能再度小幅回落,全年中枢将维持在0.1%左右的低位。而PPI方面,尽管“反内卷”的价格支撑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但受出口价格走低、地产偏弱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年内PPI仍将延续低位震荡态势,难以趋势性转正。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的动向备受关注。市场认为,下半年政策基调已定,将更注重抓落实,并可能出台新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但这些政策预计将更加温和,以“托而不举”的方式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