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联重科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从工程机械到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再升级

   时间:2025-08-12 06:10:56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盛会上,中联重科以其独特的视角,向与会者深入剖析了智能制造与智能机器人研发的现状与前景。公司不仅分享了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还展示了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长远规划,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行业应用机器人技术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6年,中联重科的起重机械工厂就率先引入了可编程工业机械臂,这些机械臂主要用于起重机零部件的精密焊接作业,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联重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化。从2019年开始,公司大规模使用具备感知与移动能力的自适应机器人,包括带有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机械臂以及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在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超过2000个工业机器人被集成到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中,从钢板入库到下料、焊接、机加、涂装、总装,整个生产流程通过二维码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追溯与智能调度。

近年来,中联重科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更进一步。自2024年起,公司开始探索使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并成功研制了三款人形机器人,包括两款轮式机器人和一款双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已经在中联重科的工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机加、物流、装配、质检等环节开展试点,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物流环节,人形机器人能够自主进行搬运作业,为装配环节提供上下料服务,同时进行组装及零部件预装配。在质检环节,它们则利用携带的视觉系统及专门的质检设备对零部件进行精准检测,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中联重科还建设了拥有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并打造了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该平台涵盖了云端超脑、大小脑端到端算法模型以及整套工具链,能够连接所有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保障它们的自进化与闭环运转。

中联重科对于未来工厂的构想充满了前瞻性。公司希望通过软硬件的协同进化形成全新的生产模式,实现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集群协同作业。从当前的多品种、小批量的超大规模敏捷制造模式,逐步进化到未来的单件个性化定制模式,打造一个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的新型智能工厂。这一构想不仅体现了中联重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现了其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的深刻洞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