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芯国际二季度业绩超预期,股价却跳水:99家基金持股背后的市场逻辑

   时间:2025-08-13 15:19:2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芯国际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表现略优于预期。在截至6月底的这一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虽有1.7%的小幅下滑,但仍超过了公司先前预期的4%至6%的降幅。归母净利润为1.32亿美元,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9.5%。毛利率达到20.4%,同样高于公司指引的上限,而产能利用率则攀升至92.5%,创下近六个季度的新高。

尽管中芯国际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22.94亿元,同比增长约39%,但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财报公布的次日,中芯国际A股低开2.9%,H股更是一度下跌超过4%,市值单日蒸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市场对此反应出乎意料。

导致市场情绪悲观的主要因素,是中芯国际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未来经营预期的指引。尽管二季度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端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本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2亿美元,不仅同比下降19%,也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67亿美元。管理层对于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指引为18%至20%,同样低于市场预测的21%,这一消息引发了短线资金的迅速撤离。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中芯国际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虽然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4.3%,但平均销售单价却下滑6.4%。这主要是由于8英寸低价产品占比提升,拉低了整体均价。与此同时,折旧与研发费用刚性上升,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加速也放大了市场的担忧。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合计达到33亿美元,主要用于北京、深圳两座12英寸厂的产能爬坡。在半导体周期复苏仍显脆弱、消费电子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市场担心新增产能可能进一步压低价格,毛利率短期难以回升。

中芯国际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没有涨价行为,平均售价上升是因为产能较满,12寸的晶圆没有折扣了。管理层还透露,订单目前高于产能,会支持客户保持其市场份额,并考虑进行价格调整。从区域和下游结构来看,中国区收入占比稳定在84%,汽车与工业芯片收入占比升至10.6%,成为亮点。然而,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合计仍占66%,需求疲软直接拖累了平均售价。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外资选择先行避险。

尽管市场反应不佳,但仍有基金看好中芯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99家基金公司合计持有中芯国际A股4.74亿股股份。从基本面来看,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重返90%以上,达到92.5%,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订单占比维持在20%,为中长期平均售价修复保留了希望。多家券商在点评中维持“中性偏积极”评级,认为市场过度反应了短期盈利波动,而忽视了折旧高峰过后潜在的经营杠杆效应。

不过,中芯国际也表达了对未来业绩能见度的担忧,主要不确定性来自年末的手机市场需求。由于年初部分手机厂商预计全年出货增长并据此备货,导致前8个月的备货已超出预期。若未来厂商调整全年预测,可能会减少未来实际下单数量,从而对四季度的收入产生影响。尽管如此,中芯国际的长期价值仍取决于先进制程爬坡与国产生态的深度绑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