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正式告别港交所,长达16年的上市旅程画上句号。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透露了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的决定。这一决定源于恒大未能满足联交所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其股份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恢复交易。
据悉,恒大的股份将在2025年8月25日上午九时起正式取消上市地位,而最后交易日则定于8月22日。面对这一决定,恒大方面表示无意申请复核,这意味着其上市生涯将就此终结。
回顾恒大的上市历程,自2009年11月5日在香港成功上市以来,该公司曾以超700亿港元的市值,一跃成为当时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凭借资本市场的助力,恒大的销售规模持续攀升,2016年以3734亿元的销售业绩夺得行业榜首,并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2017年,恒大再度刷新纪录,总资产、核心净利、销售额均位居行业首位。创始人许家印更是以2900亿元的身价,登顶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好景不长,自2020年起,恒大开始面临降负债、控规模的挑战,但流动性危机已悄然逼近。
2021年,恒大的商票兑付问题曝光,随后恒大财富爆雷,境外债务重组全面展开。更为严重的是,恒大物业被发现134亿元资金被占用,导致“恒大系”上市公司停牌长达500余天。2023年,恒大虽然披露了2021和2022年度的经营数据,但合计超8000亿元的亏损额度,也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
同年8月,停牌17个月的恒大复牌,但股价大跌近八成,市值仅剩46.22亿港元,昔日辉煌不再。伴随着恒大地产、许家印的相继被调查,恒大推进两年多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也始终难以落实。最终,在2024年1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中国恒大清盘,并任命了清盘人,这一案件也成为了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盘案。
恒大的陨落,无疑给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曾经的行业巨头,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这也再次提醒了市场,无论企业规模多大,都需要保持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