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定位技术迭代:LBS引领物联网资产数字化管理新浪潮

   时间:2025-08-14 00:25: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的持续强化,物联网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通知》明确提出,至2027年,我国将建立起基于4G(含LTE-Cat1)与5G技术的移动物联网生态体系,特别强调了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研究、标准制定及测试验证,并鼓励5G RedCap、北斗卫星导航与4G LBS技术的融合创新。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步入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从RFID到LBS,定位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RFID定位技术虽有应用,但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瓶颈。而LBS技术,得益于蜂窝通讯模组价格的显著下降,正逐步成为动态场景管理的新宠。LBS技术凭借蜂窝网络的广泛覆盖,能够实现对跨区域移动资产的实时追踪,如物流车辆、共享设备等,其米级定位精度确保了运输过程的全程可视化,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

LBS技术的多模融合特性,结合GNSS、蓝牙、WIFI和UWB等多种技术,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场景,确保定位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这一特性使其在物流、出行、智能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多模态定位设备的协同需要大量资源,软硬件逻辑难以通用,导致开发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LBS技术正助力企业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以某物流企业为例,通过在料架上安装Tenzone天踪物联的定位器模块,将货物与料架绑定,实现了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追踪。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随时查看货物位置,同时,天踪开发的定位器还能捕捉料架状态,自定义电子围栏,实现快速盘点和资产防丢。

在资产管理领域,4G/5G定位技术的深度应用正成为行业趋势,续航能力和软件易用性成为两大核心要素。长续航的定位终端确保了资产位置数据的持续采集与更新,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而简洁直观的软件界面和操作逻辑,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定位功能真正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在此背景下,一批专注于动态资产定位的企业应运而生。以Tenzone天踪物联为例,该公司注重资产管理逻辑和用户使用便捷性研究,其硬件定位精确,软件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并发出围栏警报,帮助客户节约人力,提升管理效率。

4G定位技术正在重塑各行业的管理范式。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温湿度传感器与LBS定位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全链路透明化。例如,京东冷链采用移远通信多模模组,实时监控药品和生鲜的环境数据,确保全程温控合规。而在城市治理方面,通信模组厂商与垂直场景方案商的合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协同生态,推动了精准化安全防控的实现。

随着5G-A通感一体、6G星地融合定位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定位技术正从基础功能升级为核心生产要素。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90亿,其中LBS相关应用占比超过40%。通过“定位数据+AI”的协同范式,物联网定位技术不仅重构了传统业务流程,还催生了智能决策、资产增值等创新价值,推动了产业的数智化转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