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巨头煌上煌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斥资4.95亿元人民币,收购冻干食品公司——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份,此举标志着煌上煌正式跨界进军冻干食品领域。
作为卤制品行业的佼佼者,煌上煌主营业务涵盖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等快捷消费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然而,近年来,公司面临主业销量持续低迷和门店规模收缩的双重挑战。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煌上煌开始探索跨界并购之路,先是试图收购展翠食品涉足休闲零食领域,如今又通过收购立兴食品进军冻干食品市场。
立兴食品成立于2006年,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年产近6000吨冻干产品的能力,其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此次收购,煌上煌将与立兴食品的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合计51%的股权。根据评估,立兴食品100%股权的估值为9.7亿元,增值率高达252.58%。
业绩方面,立兴食品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和4188.3万元。立兴食品还承诺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64亿元。
对于此次收购,煌上煌表示,这是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冻干食品不仅可以在零售渠道销售,还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领域,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通过与立兴食品的合作,煌上煌将能够借助其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入新兴市场,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拓展。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早已有迹可循。早在2021年,煌上煌就曾通过旗下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这一合作也为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此次收购看似前景广阔,但业内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此次并购并非“强强联合”,而是双方“各取所需”。他指出,立兴食品的体量相对较小,预期对煌上煌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难以有效支撑其业绩增长。
近年来,煌上煌的营收持续下滑,主业承压明显。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煌上煌的营收分别同比下降4.01%、16.46%、1.7%和9.44%。与此同时,公司两大主营业务——肉制品和米制品的销量也呈现出下滑态势。2025年上半年,肉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5.69%,米制品销量同比下降12.2%。
门店拓展方面,煌上煌同样不及预期。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数量减少尤为明显。面对主力产品销量持续萎缩和门店数量不断减少的困境,煌上煌在主业外寻求突破成为必然选择。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从短期来看,煌上煌通过跨界并购立兴食品等公司,可以快速进入新市场,缓解主业下滑的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要在新并购的领域中实现产品、品牌的协同发展,公司还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