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近日正式推出了其大会员体系,这一举措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涵盖了购物、外卖、出行、旅游等多个领域。8月6日,淘宝首次将饿了么、飞猪等平台纳入其会员体系,用户在这些平台的消费均可累积淘气值,淘气值的不同水平将决定用户的会员等级及相应权益。
此次大会员体系的推出,是阿里集团战略调整的直接体现。早在6月23日,阿里就已宣布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形成统一作战单元。市场分析认为,这是阿里将淘宝从单一的电商平台升级为覆盖本地生活、旅游出行、电商零售的大消费平台的关键一步。
通过整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将在即时零售领域深度协同,全面打通资源,以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响应了国家政策对于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号召,也是阿里在消费市场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
在构建大会员体系的过程中,阿里整合了供给、打通了消费场景,以回应现代流通体系的要求。这一体系既是阿里的防守策略,旨在稳住核心消费群体,也是其进攻手段,旨在将更多生活场景纳入统一的运营逻辑中。大会员体系成为连接淘宝用户与本地生活、出行市场的“统一消费ID”,通过优化平台机制,引导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从“商品交易”到“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
阿里选择此时统一打通会员资源,背后有着两大结构性趋势的驱动。一是外部环境从“流量红利”转向“效率红利”。在早期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平台通过快速孵化或并购的方式布局多元化业务,而在今天成熟的市场环境下,高效满足用户需求成为更高优先级。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指出,超级应用因其集成广泛服务与功能的能力,正在成为主流,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更倾向于一站式、移动优先的体验。
二是消费坐标从“单场景竞争”转向“全场景占位”。随着服务零售成为拉动消费的主力,平台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GMV转向谁能覆盖更多场景、绑定更深的用户关系。统一会员体系成为沉淀用户资产、贯通购物、外卖、出行、旅游链路的最直接方式。
淘宝大会员体系分为六个等级,从青铜到黑钻,覆盖了从普通用户到高净值用户的全部人群。淘气值的积累也不再局限于淘宝购物,而是扩展到饿了么、飞猪等消费场景,成为跨场景的消费价值评估体系。这种跨场景的交叉价值,可以参考Costco的会员制,通过精选商品、高品质服务和会员制,形成闭环体系,加深用户对平台的信任与依赖。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整合已初步验证了跨场景体系的威力。在启动500亿元平台消费券计划后,仅一周就推动了多个餐饮品牌和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DAU达到2亿。这一爆发力不仅来自补贴的短期刺激,更是跨场景用户资产整合的体现。未来,随着大会员体系的全面运行,这种爆发力将延伸到阿里全链路的业务中。
在会员体系完成“跨场景链接”后,其真正威力在阿里的生态矩阵中显现。淘宝的电商供应链、饿了么的即时零售履约网络、飞猪的旅游出行服务、高德的本地生活入口等资源,通过统一会员和淘气值系统,实现了跨场景的价值放大。这种普惠性增长逻辑已在淘宝闪购中初步显现,不仅推动了餐饮品牌的峰值业绩,也带动了低频品类与本地生活的联动增长,让中小商家受益。
阿里的大会员体系还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升。数字平台的扩张创造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一线城市的专职骑手月收入显著高于多数传统蓝领岗位。就业质量和薪酬满意度的提升,最终能够反哺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内生循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消费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流通是市场循环的“大动脉”。阿里的大会员体系不仅打通了权益,更打通了跨行业的消费关系网,为多场景融合创造了可持续的增长引擎,推动了行业从零和竞争走向生态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