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领域的探索者中,老陈以其务实的态度和实战经验脱颖而出。他秉持着“无实质内容不分享”的原则,近日在个人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六天的电商实操心得。
老陈表示,在这短短的六天里,他已经对电商运营的多个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从商品上架、笔记发布,到计划制定与推广,再到订单处理和后续笔记补充,这些常规操作对他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他管理的两家店铺,只需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全部打理妥当,这样的效率让他颇为满意。
就在分享当天,老陈的第二家店铺成功出单,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为了方便区分,他将从小红书搬运商品的店铺称为“1店”,而从淘宝搬运商品的店铺称为“2店”。老陈晒出了2店早上8点接到的订单截图,虽然访客数不多,但他认为这完全是运气的成分。
老陈的2店目前仅上架了60个商品,能有这样的数据表现,他认为已经相当不错。相比之下,1店的表现则稍显逊色,访客数仅有21人,且未有订单产生。但老陈对此并不气馁,他认为电商之路需要慢慢熬,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别人几个月的努力成果。
在分享过程中,老陈还提到了自己遇到的一位粉丝。这位粉丝在看完他的复盘记录后,决定跟随他的脚步,也开始尝试电商实操。然而,在选品这一环节上,这位粉丝遇到了难题。老陈给出的建议是,只要有人卖且有出单数据,都可以尝试上架。他强调,电商选品需要大量测试,因为不同店铺、不同人的操作方式都会影响到商品的销量。
老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选品方法。他认为,一个值得上架的商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人搜、有人卖、出单量不错。这三个条件分别代表了有需求、满足需求和市场容量适中。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筛选标准。以淘宝搬运为例,他会使用哈士奇插件采集数据,并建立一张表格来记录销量信息。
老陈表示,他会根据销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销量商品。他认为,销量低于100的商品需求过小,没有搬运的必要;而销量高于500的商品则竞争过大,也不适合搬运。他举例说,像离婚协议模板这样的商品在淘宝上销量过千,他就不会去搬运,因为竞争太大。
老陈还提到,如果是精细化运营,那么选品就需要更加谨慎。但在他目前尝试的杂类铺子中,他更注重的是铺货量和测试频率。他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铺货和测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店铺的商品。
最后,老陈表示,他的分享只是个人经验之谈,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他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尝试和探索。在分享结束时,他还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