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eta豪掷亿金抢人才,能否筑梦AI未来?

   时间:2025-08-17 00:24:50 来源:节点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的硅谷,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争夺战正在激烈上演,而这场战役的主角并非代码或芯片,而是全球范围内仅数千名能够塑造未来AI基础模型的顶尖科学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meta及其CEO马克·扎克伯格成为了最为激进的参与者。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24岁的AI研究员马特·戴特克。据报道,当戴特克拒绝了meta首份高达1.25亿美元的邀约后,扎克伯格亲自出面,最终促使meta将报价翻倍至四年2.5亿美元,其中第一年就可能支付1亿美元,成功吸引了这位年轻才俊的加盟。

这仅仅是meta大规模、高投入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meta的目标清晰而明确:通过提供前所未有的薪酬和创始人级别的重视,从OpenAI、谷歌DeepMind等竞争对手那里系统性地挖走核心研究人才。

扎克伯格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入参与。他不仅亲自研究技术论文,还在一个名为“招聘派对”的高管群聊中,与团队详细讨论数百名候选人的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接触策略。他甚至在自家与顶尖候选人会面,这种直接参与和重视,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meta内部有一份被称为“清单”的机密文件,上面锁定的并非普通工程师,而是二三十岁、拥有顶尖学府博士学位、在世界级实验室拥有核心工作经验的精英群体。meta的招聘团队通过追踪学术出版物和重大AI突破,动态更新这份清单,确保每一个目标都是行业内的稀缺资源。

领导这场战役的还有28岁的亚历山大·王,meta向其创办的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投资了143亿美元,并任命他领导新成立的“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与此同时,前GitHub CEO纳特·弗里德曼和AI企业家丹尼尔·格罗斯也加入了这一领导层,共同打造更具创业精神的运作模式。

meta开出的薪酬包通常包括高额基本工资、巨额签约奖金以及与长期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多年期合同的总价值往往在1亿至3亿美元之间,部分案例甚至超过10亿美元。截至2025年中,meta已从OpenAI挖走至少18名研究员,其中包括对OpenAI推理模型有重要贡献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有来自DeepMind和苹果公司的人才流失。

meta之所以愿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背后是公司战略重心的重大转移。扎克伯格将meta的未来押注在构建“个人超级智能”的愿景上,希望通过AI赋能每个人,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创造内容和体验世界。这一战略的背后,是meta强大的盈利能力,其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高达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更是达到183亿美元。

除了人才薪酬,meta还将巨额资金投向硬件基础设施,2025年的资本支出指引提升至660亿至720亿美元,用于建设庞大数据中心和采购英伟达GPU。meta指出,新的AI驱动的广告推荐模型已经为Instagram和Facebook带来了广告转化率的提升,同时更精准的内容推荐系统也增加了用户停留时间。

meta发起的这场人才闪电战,在硅谷引发了剧烈反响。被挖角最严重的OpenAI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其首席研究官和CEO分别在内部备忘录和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愤怒和应战的态度。然而,OpenAI领导层也不得不“夜以继日地”与收到外部offer的员工谈话,被迫调整薪酬策略,探索新的奖励方式。

meta发起的这场人才战争,不仅推高了AI顶尖人才的薪酬水平,对整个AI行业的生态、文化和经济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meta的豪赌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高盛等机构的分析师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的生成式AI技术尚未解决极其复杂的问题,成本下降速度可能不及预期。

由meta点燃并不断升级的AI人才战争,标志着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它宣告了AI发展早期相对纯粹、以学术探索和开放合作为主旋律的时代的终结,开启了一个由资本主导、竞争残酷、高度商业化的新纪元。扎克伯格的策略,本质上是对硅谷传统创新模式的一次颠覆性挑战,试图证明在通往技术奇点的道路上,雄厚的资本可以直接购买速度、缩短研发周期,重塑权力版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