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华为公司常务董事、终端业务集团(BG)董事长余承东与节目主持人陈伟鸿深入探讨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针对外界关于鸿蒙是否为安卓“换皮”的质疑,余承东作出了详尽回应。他提到,鸿蒙与安卓在初期采用的是双框架策略,这主要是出于应用迁移复杂性的考量。然而,自鸿蒙5.0版本起,所有应用均基于鸿蒙系统全新开发。
关于操作系统与生态的关系,余承东形象地比喻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他解释说,在操作系统发布初期,往往面临应用匮乏的困境,这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但若等到生态系统完全成熟再发布,又可能因缺乏用户基础而难以吸引开发者投入。这种生态迁移的挑战性极高,历史上不乏失败的案例,因为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巨大的工作量。
余承东进一步分享道,鸿蒙系统在初期确实遇到了应用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用户发现微信、抖音等热门应用的功能尚不齐全。但他强调,通过不断的迭代更新,鸿蒙系统的用户体验正在逐步改善,并变得越来越好。
余承东的此番言论,不仅揭示了鸿蒙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策略考量,也展现了华为对于构建自主操作系统生态的决心和信心。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华为仍在不断努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流畅的操作体验。
鸿蒙系统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业界和消费者的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鸿蒙系统有望在未来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