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近日宣布,双方将深化合作,将原本为纯电动车型开发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拓展应用于大众在华生产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这一决定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预计从2027年开始实施。
根据小鹏汽车的官方声明,双方的研发团队已经成功验证了为纯电动车平台设计的CEA架构,并确认该架构同样适用于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这一技术方案的平台化应用,将大幅扩大CEA架构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覆盖面,助力大众汽车集团实现规模化效应,增强产品竞争力。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兼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强调,通过在全系车型中采用标准化的CEA架构,大众将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加速数字化服务的落地,通过整车OTA升级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二是依托规模效益,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大众品牌的全系车型都将采用CEA架构。
当被问及更具体的合作进展时,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均表示,目前的信息均以官方新闻稿为准。大众方面透露,与小鹏的首个纯电合作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而小鹏方面则未提供更多细节。
回顾去年7月,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了CEA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联合开发协议,旨在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双方在广州和合肥设立了联合开发项目组,合作完成CEA架构的开发工作。预计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CEA架构的车型将在24个月内实现量产。
CEA架构由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科技公司CARIAD中国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其中,CARIAD中国将在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新架构研发集成最新一代的高级自动驾驶辅助方案(ADAS)以及智能座舱软件功能。
此次合作范围的扩大,显示出双方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方面的深刻考量。从技术层面看,传统燃油车与混动车型的电子系统普遍采用分布式架构,存在硬件冗余、算力分散、升级困难等问题。而区域控制架构通过整合中央计算平台与区域控制器,可以显著简化系统复杂度,降低线束成本,并支持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快速迭代。
市场竞争方面,大众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电动化转型与燃油车市场萎缩的双重挑战。尽管大众在华燃油车销量占比依然较高,但政策导向与消费者偏好正快速向新能源车型倾斜。大众通过引入CEA架构,可以在不放弃燃油车市场的前提下,为其产品注入智能化标签,提升混动车型的竞争力,从而延缓燃油车销量的下滑速度。
销量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2024年在中国市场交付超过290万辆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仅为6.9%。面对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大众急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而此次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正是其加速转型、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举措。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认为,大众扩大CEA架构的覆盖面,实质上是将电动化能力一次性嫁接到其在华全部车型。这有助于大众在最短时间内让燃油与混动车型具备与中国新势力抗衡的整车OTA、软件迭代和降本能力。否则,大众可能面临被本土竞品边缘化的风险。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与大众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其分摊电子电气研发成本,还能借助大众的全球供应链和渠道资源,将其软件标准推向全球市场。这无疑为小鹏汽车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