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最近揭晓了其新增的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名录,其中庐山云雾物理与化学、极地大气以及阜宁强对流等13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榜上有名。这些基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在气象科学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这些基地涵盖了气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多个单位,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农业气象和海洋气象等关键领域。它们将成为推动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致力于攻克灾害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期望在这些领域取得原创性的重大科学成果。
为了提升气象科技的支撑能力,这些试验基地将构建开放共享的观测试验平台,旨在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它们还将肩负起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任,通过打造科研与业务协同发展的机制,推动平台开放共享与科普示范的双重目标。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将为我国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这些试验基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气象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未来,这些基地将成为我国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推动气象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