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新成就诞生了:零跑汽车,这家国内造车新势力,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实现了盈利。这一消息不仅让业界为之震动,也让消费者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根据零跑汽车发布的中期报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0.3亿元的净利润,这是其历史上的首次盈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零跑汽车上半年总交付量达到221,664台的强劲表现,同比增长高达155.7%。其中,7月份的交付量更是突破了5万台大关,达到了50,129台。C10、C11、C16以及新上市的B10和B01等车型,均展现了出色的市场表现,成为推动零跑汽车销售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利润方面,零跑汽车上半年的毛利率达到了14.1%,刷新了往期纪录。然而,以242.5亿元的营收计算,0.3亿元的净利润对应的净利润率仅为约0.12%,这一利润率相对微薄。这不禁让人猜测,零跑汽车核心的“卖车”业务可能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因为除了卖车数量的增多外,战略合作与碳积分收入的增加也是公司营收大增的重要原因。
零跑汽车的市场立足之本在于其极致的性价比。公司聚焦于10-30万元的主流消费市场,通过“越级配置”和颠覆性的定价策略,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然而,这种策略也带来了单车售价(ASP)和毛利率的天然压制。虽然公司未披露上半年的单车均价,但此前有分析指出,零跑汽车的单车均价相对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公司的规模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单车售价为代价的。
全域自研是零跑汽车的另一大标签,也是其控制成本、实现性价比的核心武器。通过全域自研,零跑汽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实现核心部件的成本最优,并保证技术的快速迭代。然而,这也需要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来维持技术领先性。上半年,公司的研发开支达到了18.9亿元,同比增长约55%。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对于零跑汽车来说,如何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平衡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研发投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还需要关注毛利空间的受限问题,并寻找破局之道。尽管首次盈利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零跑汽车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