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展现出了业绩回暖的迹象,与上一季度的低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财报显示,尽管总营收同比仍有4%的下滑,但这一跌幅已较上一季度有所收窄,显示出初步的改善趋势。
尤为核心经营指标GMV(商品交易总额)在本季度实现了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6%,标志着唯品会的业务开始呈现回暖态势。这一增长得益于整体服饰消费市场的回暖,以及唯品会在用户活跃度和订单量方面的改善。活跃用户数跌幅从上季度的4%收窄至本季度的1.8%,订单量跌幅也从6%收窄至2.4%,这些关键指标的修复情况好于预期。
然而,GMV增速略低于预期的1.8%,主要受到客单价增幅缩窄的影响,从7%下降至4%,这可能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尽管如此,唯品会对于下季度的营收增长持乐观态度,指引增长区间为0%至5%,预示着唯品会将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的收入同比萎缩,重回增长轨道。
在毛利方面,本季度唯品会的毛利率同比略有收窄,但收窄幅度已降至仅0.1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这表明唯品会并未通过增加价格补贴或折扣来刺激销售,保持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尽管如此,由于毛利率的轻微下滑,毛利润额仍同比下滑了5%。
费用支出方面,唯品会本季度的总经营支出同比增长了6%,超出市场预期近5亿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管理费用的增加,特别是因杉杉奥莱项目而增加的股权激励支出。然而,营销、研发和履约等其他费用均同比下滑,显示出唯品会在费用控制方面的努力。
受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的影响,唯品会本季度的GAAP经营利润同比大跌24%,不及市场预期。但考虑到这是一次性影响,其对唯品会的长期业绩影响有限。唯品会在增长低迷期保持了克制的补贴和费用投入态度,保住了毛利率的稳定,并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其他费用仍在收缩,这一点值得肯定。
作为“小而美”的电商平台,唯品会在避免卷入头部平台的激烈竞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与京东、阿里等巨头因外卖大战等导致利润承压不同,唯品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然而,这也意味着唯品会的业绩增长受限于宏观消费环境,尤其是服饰和美妆品类的表现。
唯品会一直以来都是一只被低估的价值股。本季度,公司回购了近3.5亿美元的股份,约占公司总市值的4%,并仍有约6.5亿美元的回购额度。这一举措体现了唯品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并为股东提供了持续的回报。从近期趋势来看,唯品会2025财年的净利润预计仅较去年略有下降,当前市值对应的市盈率约为8.6倍,显示出公司在对手深陷竞争时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