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迪卡侬中国困局:从大众宠儿到股权转让,转型之路何在?

   时间:2025-08-19 17:37: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迪卡侬,这个在中国拥有数十年历史的运动品牌,近日传出可能出售其中国子公司部分股权的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迪卡侬正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份,初步估值在10至15亿欧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

尽管迪卡侬全球首席零售官Steve Dykes此前曾公开表示“将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但资本市场的动作似乎更为直接。多家国际投资机构已进入谈判阶段,而迪卡侬也聘请了顶级投行作为卖方顾问,这一举动无疑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零售商,迪卡侬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家族管理模式,其家族委员会在集团内拥有近乎董事会的权力,股权结构相对稳定。然而,此次出售股权若最终成行,将成为迪卡侬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转让,也反映出迪卡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

迪卡侬与中国结缘已近40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便成为迪卡侬的主要生产基地。1994年,迪卡侬在广州设立生产办公室,专注于生产和采购。2003年,迪卡侬在中国开设了首家门店,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布局初步完成,并开始向零售渠道拓展。如今,迪卡侬在中国拥有超过200家门店,占全球门店总数的约12%,且超过90%的在华销售商品为中国本土生产。

然而,尽管迪卡侬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巨大,但其在零售端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多家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店缩小面积或关闭。尽管中国仍是迪卡侬全球前五大市场之一,但其销售表现却落后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迪卡侬中国的销售受到明显冲击,尽管2023年已恢复正增长,但仍未达到2019年的水平。

为了改善经营情况,迪卡侬在2024年启动了“自救行动”。不仅更换了更加扁平化的新LOGO,还大幅提升营销支出,与巴黎奥运会等赛事达成合作,并推出了多个专业运动品牌。同时,迪卡侬在中国市场的改革策略也更为深入,如在上海总部门店设立抖音、天猫直播间,调整门店模式,开设多家小型概念店等。

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能如预期般带动业绩翻盘。迪卡侬的净利润在2024年暴跌15.5%,创下近四年最低。这一结果让市场大跌眼镜,也引发了关于迪卡侬市场定位的广泛讨论。有网友指出,迪卡侬在试图向专业运动领域升级的同时,却失去了原有的大众市场基础,而新的中产消费者群体也并未完全买账。

事实上,迪卡侬的涨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消费者的流失。原本以亲民价格著称的迪卡侬,如今部分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甚至推出了售价接近7万元的公路自行车。这一变化让许多普通消费者感到“被背刺”,而中产消费者则更看重品牌的社交属性和专业性,迪卡侬在这些方面显然还有所欠缺。

尽管如此,出售中国子公司部分股权对于迪卡侬来说或许并非坏事。这并不意味着迪卡侬将撤出中国市场,而是将中国业务交给更懂中国消费需求的PE或本土公司运作。过去,有多个国际品牌通过此形式实现了在中国的“第二春”,如麦当劳和百胜中国等。

对于迪卡侬来说,此次股权出售或许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市场、调整战略方向的契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适应本土市场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将是迪卡侬未来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