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仍将两轮电动车视为外卖小哥专属座驾的认知中,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这些昔日不起眼的代步工具,如今已披上了高智能、高颜值、高端化的华丽外衣,悄然捕获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心。
走进市场,不难发现,这些冠以“智能化”名头的电动车,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范畴。它们不仅能够显示时间、导航信息,更配备了智能定位、蓝牙解锁、语音交互、辅助驾驶等一系列高科技配置,让骑行体验焕然一新。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虽然电池续航与车辆耐用性仍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量,但在18-25岁的年轻群体中,智能化功能已成为他们选择两轮电动车的关键因素,占比高达76.4%。
小牛电动,这个被誉为“两轮特斯拉”的品牌,无疑是智能化浪潮中的佼佼者。然而,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产品体验的提升,还有成本的攀升和服务的复杂化。在小牛电动的官方旗舰店中,热销车型的价格普遍在3800元以上,最贵的RQi系列更是逼近3万元大关。今年6月,小牛电动还宣布上调了其锐智VIP会员费用,引发了不少用户的热议。
小牛电动的遭遇并非个例。同样主打智能化的九号电动车,其畅销车型的均价也在3300元左右,最贵车型同样接近3万元。随着智能化功能的不断增加,两轮电动车的价格水涨船高,不少消费者开始质疑,这些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在社交平台上,关于电动车价格飙升的讨论愈发激烈。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质疑,智能化仍是两轮电动车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整个电动两轮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高达113.5%。在这一波政策红利的刺激下,小牛电动和九号公司等主打高端智能化的品牌,均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小牛电动的创始人李一男,这位曾被誉为天才少年的企业家,凭借其在华为的工作背景和深厚的行业洞察力,成功将小牛电动打造成了高端智能两轮电动车的领军品牌。小牛电动仅用4年时间便成功登陆美股纳斯达克,产品销量从2016年的8万辆飙升至2021年的百万辆大关。尽管近年来受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的影响,小牛电动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在政策刺激的推动下,其业绩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然而,智能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新国标的实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技术要求。新规要求电动自行车具有更长续航、支持北斗与GPS定位、能实现OTA升级等功能。这无疑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落后和拼装企业,但同时也给主打高端智能的品牌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品牌们开始加速技术服务的“下沉”。小牛电动将TFT真彩屏、双通道ABS等高端技术应用于4000元档产品,进一步打开大众市场。然而,尽管产品平均售价有所下降,但智能化订阅服务费的上涨仍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小牛电动还因智能服务实效问题被央视财经点名批评,这无疑给其品牌形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两轮电动车品牌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传音控股、雅迪等传统品牌以及小牛电动、九号公司等智能化品牌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据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我国两轮电动车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9%,中国已成为全球两轮电动车产业最大的出口国、制造国和消费国。
对于国内的经销商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新国标实施后自己的利润是否会被压缩。根据新规,经销商们还有三个月的过渡期来消化库存产品。面对即将到来的变革,他们既期待又担忧。
在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中,无论是综合性车企还是主打智能化的细分品牌,都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打消“智商税”的质疑,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