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正在悄然进行,监事会制度在多家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逐渐淡出舞台。这一趋势的加速,得益于金融机构治理体系深层次改革的持续推动。
具体而言,中银国际证券(601696.SH)于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据悉,该公司在8月19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取消监事会的议案》。同日,监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也以全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该议案。不过,该议案还需提交至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最终审议。
中银国际证券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一旦议案审议通过,公司将不再设立监事会及监事,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行使新《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并对公司章程进行相应的修订。
此番调整的背后,是新《公司法》的正式实施。自2024年7月1日起,新《公司法》允许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立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的职权,从而可以不设立监事会或监事。证监会也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2026年1月1日前完成这一治理结构的调整。
事实上,中银国际证券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光大证券、财信证券、财达证券、兴业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布了相关公告,宣布将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取消监事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尚未有相关动态传出。对此,有专家指出,取消监事会既需要遵循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相应流程,同时也可能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审批影响,这或许解释了部分券商尚未采取行动的原因。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改革旨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在过去,监事会往往陷入监督与管理双重困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消监事会后,可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压缩行政层级,提高治理效率。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一趋势与金融行业深化改革、优化治理结构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券商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探索取消监事会这一传统监督机构,既是响应政策号召的体现,也是自身寻求治理突破的尝试。随着券商业务模式的日益多元化,跨市场、跨领域的业务布局对治理结构的灵活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监事会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滞后、决策流程冗长等问题,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尽管如此,监事会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的削弱。相反,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一部分,其成员对公司的运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质性的影响,将直接承担起对董事会自身和高级管理团队的监督职责。这对其独立性和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