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增程技术逆袭:从“鄙视链底端”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宠

   时间:2025-08-21 19:02:38 来源:盖世汽车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增程技术,在短短五年内,从备受质疑的“技术鄙视”对象,华丽转身为市场的新宠。这一转变不仅见证了技术的飞跃,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深刻变化。

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增程混动车型的市占率已从2023年的3%攀升至2024年的4%,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6%。到2030年,增程市场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3%。这一增长趋势表明,增程技术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国内增程车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清晰。理想汽车和问界汽车凭借各自的优势,已成为行业的双寡头。理想汽车凭借“无续航焦虑+家庭场景精准定位”的策略,实现了旗下L系列车型的热销。而问界汽车则依托华为的智能化技术,在高端增程市场站稳了脚跟。长安深蓝、零跑等品牌也在10-25万元价格区间内形成了“高低搭配”的市场布局,加速了增程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增程技术也吸引了众多合资品牌的关注。这些品牌曾一度认为增程技术是“落后方案”,但如今正经历从“质疑”到“拥抱”的态度转变。上汽大众、东风日产、江铃福特等合资品牌纷纷公布了增程车型的研发计划,而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品牌更是推出了搭载1.5T发动机增程系统的新车至境L7。这些举措表明,合资品牌正在试图通过增程技术实现新能源转型的突破。

除了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新军”也在增程赛道上发力。智己汽车发布了恒星超级增程系统,并计划通过大电池、长续航来争夺增程市场。广汽集团也宣布将发布全新的增程技术“星源增程”,旨在解决增程式电动车长期存在的亏电问题。这些新玩家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增程市场的竞争。

那么,为何车企会集体转向增程技术呢?技术适配与市场突围是两大关键驱动力。增程系统结构简化,降低了研发门槛,使得技术路线更易把控。同时,增程系统的总和续航优势在当前电池技术和补能便利性条件下,能够有效解决续航焦虑问题。增程车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也契合了中国家庭“一车多用”的需求,平衡了日常经济性与跨城便利性。

从市场层面看,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和纯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迫使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增程车作为“可油可电”的折中方案,既能承接燃油车用户向新能源转化,又能避免纯电市场的内卷。而且,增程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为“后来者”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空间。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玩家需要找到更细分的使用场景来构筑自己的市场护城河。自主品牌在智能化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合资品牌则依赖传统的技术积淀和全球化的体系实力。智能化与产品迭代速度将成为合资品牌进军增程领域的短板,而自主品牌则需警惕“内卷化”风险,持续深耕核心技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随着混动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续航需求,大电量车型开始涌现。同时,内燃机向高效率和低能耗发展也是大势所趋。800V平台和超快充电池的普及将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痛点。车企还在积极探索更加多样的燃料技术混动方案,为增程混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