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行业近期迎来了一股AI革新风潮,多家平台纷纷推出智能助手,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旅行规划体验。
今年上半年,马蜂窝、途牛、飞猪、同程旅行及携程等平台,竞相亮出了各自的AI旅游助手。马蜂窝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的AI旅游助手APP,旨在成为用户的专属旅游管家,并配套推出了个性化攻略定制产品“AI路书”。途牛紧随其后,4月上线了“AI助手小牛”,并不断更新功能。飞猪则凭借“飞猪AI问一问”迅速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提升智能化水平。同程旅行与DeepSeek合作,3月推出了升级版旅游专属大模型“程心AI”。携程更是提前布局,推出了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及AI客服助手“TripGenie”。
尽管AI在其他互联网领域的渗透速度较快,但在在线旅游行业,特别是C端应用方面,进展相对缓慢。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及场景的复杂性,成为行业的一大挑战。然而,AI在深度思考和学习能力上的进步,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指出,尽管在线旅游AI智能体的发展可能较为缓慢,但整体前景值得期待。同程旅行在最新财报中强调,将持续加大在AI应用领域的投入,以实现从“AI推荐”到“AI决策执行+预定执行”的闭环。途牛旗下的途致大模型也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预示着未来在AI领域的全面布局。
AI旅游助手的密集推出,无疑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提升了出行效率和旅游满意度。然而,技术和体验上的瓶颈也不容忽视。AI训练数据的滞后更新和数据孤岛问题,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缺乏场景化定制能力,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难题的解决,将直接决定AI旅游助手的长期发展。
在对比各大平台的AI旅游助手时,不难发现它们主要解决了用户的两大痛点:提升效率和优化体验。在提升效率方面,各平台AI助手的基础功能齐全,从交通查询到酒店预订,一站式服务已成为标配。同程的“程心AI”和飞猪的“飞猪问一问”在提供详细出行建议方面表现突出,而携程的“携程问道”则更注重简洁直接。马蜂窝的AI助手则显得选择较少,推荐理由简洁,需要更具体的指令才能获得丰富的推荐。
在优化体验方面,AI助手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行程规划,而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景点、餐厅打卡攻略及特殊场景出行装备建议等深度服务。例如,输入“北京三日游攻略”,各平台AI助手都能给出详细的游玩计划,但侧重点不同。马蜂窝更注重打卡体验,同程则关注出行保障,携程提供精确的路线规划,飞猪则胜在行程安排的完整性。
然而,AI旅游助手也面临着信息准确性和场景化定制能力的挑战。受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航班、景点门票等信息变动频繁,AI数据库若不能实时更新,容易导致推荐失真。数据孤岛现象加剧了这一问题,部分下沉城市、中小型景区及非连锁酒店的数字化程度有限,数据缺失严重。在场景化定制方面,AI助手制定的攻略往往模式化,对小众需求适配性差,需要多次调整指令或受限于数据多样性不足。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平台们正采取不同策略。携程凭借丰富的酒旅资源和技术优势,构建覆盖B-C两端的AI生态网,以B端建设反哺C端体验。飞猪、同程、途牛则采取更灵活的多智能体驱动模式,通过子应用AI Agent加快数据更新和集成,提高准确度。马蜂窝则通过AI路书,引导用户输入更详细的个性化需求,制定贴合个人诉求的完整路书。
尽管AI旅游助手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功能设计和平台配套部署尚需完善,但其渗透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游戏规则。未来,若能平衡技术导向与用户场景融合,解决信任问题,降低使用门槛,AI旅游助手有望构建可持续的内容与商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