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IT报告揭示:仅5%AI项目盈利,AI投资热潮下的冷静思考

   时间:2025-08-23 00:41:44 来源:量子位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份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与英伟达联合发布的AI商业分析报告,在科技投资界掀起了波澜。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全球AI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景下,仅有5%的项目能够实现百万美元以上的价值回报,其余95%的项目或仍处于亏损状态,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份报告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全球AI投资的狂热之火上。近年来,亚马逊豪掷27.5亿美元投资Anthropic,微软更是以130亿美元押注OpenAI,更有传闻称将投入5000亿美元打造AI基础设施“星际之门”。然而,MIT的报告却指出,这些巨额投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在生成式AI上的投入已高达300至400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总和,高盛分析预测这一数字还将飙升至2000亿美元。然而,如此庞大的投资,换来的却是仅有5%的项目能够带来可观的回报。这些成功的项目往往能够精准匹配AI工具与实际使用场景,而其余95%的项目则因学习差距等问题,难以在企业中落地生根。

学习差距是指AI工具在常规情况下尚能发挥作用,但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便失效;或者由于企业特定的审批节点和数据格式,通用工具难以适应;再者,每次使用AI工具都需要重新提供上下文背景信息,效率甚至不如人工。这些问题导致绝大多数用户更愿意将AI用于邮件撰写、数据分析等简单任务,而对于复杂任务则更信赖人类同事。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媒体两个行业已经率先感受到了AI带来的结构性变革。然而,能源与材料、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消费与零售、医疗与制药、专业服务等其他七大主要行业却仍处于观望阶段,尽管关注度很高,但转化率却很低。MIT的调研还发现,企业完全自研AI工具的成功率仅为33%,而采购外部工具的AI项目部署成功率则高达66%。这意味着,试图从头构建AI工具的企业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在AI投资方面,投资者也更倾向于投资成果更可见的前端职能,如营销邮件AI生成工具、智能评分等。而那些难以用直观数据体现的后端AI项目,如采购、财务、法律等,却往往被投资者忽视。然而,这些后端AI项目却往往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ROI)。

尽管AI项目的成功率令人担忧,但这份报告同时也认为,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已经进入落地期,具备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上虽然高估与低估并存,但AI作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而且,此次砸钱的是微软、谷歌、meta和亚马逊等家底雄厚的硅谷巨头,即使因AI开发而连年亏损,也不会立即面临资金危机。因此,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一些中小项目或将出局,而剩下的头部项目将持续加码,迎来更健康的产业升级。

对于AI投资的狂热与风险,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虽然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损失部分资金,但人工智能无疑将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精准识别并投资那些具有真正潜力的AI项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