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盗声仿冒奥运冠军带货,法律责任几何?

   时间:2025-08-24 10:26:43 来源:环球网资讯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网络上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涉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仿奥运冠军的声音进行直播带货。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等知名运动员的声音被非法复制,并在短视频平台上被用来推销农产品。

据报道,一位自媒体博主的账号发布了多个视频,全部采用AI技术模仿全红婵的声音推广土鸡蛋。其中一个视频的点赞量高达1.1万,评论区显示大量粉丝误以为是全红婵本人代言,纷纷下单购买,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全红婵的家人早在今年4月就向媒体澄清,全红婵并未为相关农产品代言或授权。

同样,孙颖莎和王楚钦也遭遇了类似的仿冒行为,他们的声音同样被用于土鸡蛋的推销。这些仿冒内容通过高度逼真的声音合成技术,误导粉丝,实现流量变现。

这背后暴露出AI语音克隆技术的滥用问题。网络上存在大量相关教程视频和软件资源,部分博主甚至直接提供克隆工具下载,进一步降低了侵权门槛。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借助开源语音大模型,仅需十几秒的语音样本,就能生成高度相似的声音,并控制其说出任意内容。若AI克隆声音与AI换脸等技术结合,生成逼真的“数字人”进行诈骗,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针对这一事件,法律专家指出,未经许可利用AI仿冒奥运冠军声音直播带货牟利,侵犯了被仿冒者的姓名权、声音权和肖像权。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对自然人的声音保护参照肖像许可使用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不仅属于侵权,如果言论失当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还可能侵犯被仿冒者的名誉权。根据法律规定,侵权主播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对于因AI仿冒声音带货而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者,法律专家建议,可以直接向主播、平台或商家投诉,若无法解决问题,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消费者应保存相关证据,如录屏购买过程、商品真伪鉴定结果或商家承认商品为假货的文字记录,以便顺利维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并主张三倍或十倍赔偿。

短视频平台在审核AI生成内容时,也承担着重要的法律义务。平台应严格核验直播间运营商及主播的身份信息,对使用AI生成名人声音及形象直播的,需确认是否有相应授权,并建立动态核验机制。同时,平台应利用技术手段迅速发现AI生成内容,锁定并确认假冒、违法违规直播内容。根据相关规定,平台应对使用AI生成内容直播的添加相应标识,让消费者知悉。平台还需完善直播信息内容监管、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机制,一旦发现AI生成直播内容违法违规,应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及时下架侵权视频,并处理相关投诉,对侵权账号采取封号、禁言等措施,并向受害人反馈处理结果。若平台未及时下架侵权视频,可能与侵权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