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琴”号深海ROV首试成功,助力中山大学深海科研探索

   时间:2025-08-24 21:07:16 来源:观察者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南海中沙海域,一项重大的深海科考活动近日取得了圆满成功。8月23日,搭载于“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顺利完成了其首次深海试验。

此次试验不仅全面验证了“海琴”号整机系统的各项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也标志着“中山大学”号正式跻身于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这为中山大学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将极大推动立体化深海科研的进展。

“海琴”号在连续多日的试验中,成功完成了多个潜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4140米。它不仅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还实时检测了各项技术指标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据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在深海试验之前,“海琴”号的所有零部件都已在陆上试验环境中通过了6000米压力测试,此次海试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性能。按照常规准则,大部分6000米级装备在通过4000米级实际海试验证后,即可判定满足全深度指标要求。

“海琴”号深海ROV是专为深海探测场景研发的,由中山大学专项支持,并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生产。它被加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能够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海琴”号还能在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以及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这将为立体化深海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突破。

本次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于8月13日从珠海起航,前往南海目标海域,计划航期为25天。除了“海琴”号的深海试验外,还同时执行了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海斗一号”的深海科学应用任务,进行了多学科的海底采样。

接下来,“海琴”号和“海斗一号”将结合海洋气象无人机观测、海洋地质过程探测、深海生物生态观测以及30米重力柱采样任务等科学需求,在南海多个工区继续开展试验性应用。这将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数据支持。

“中山大学”号作为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自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在深海探测领域持续深耕。截至2025年7月,该船已经执行了23个科考航次(段),为我国的深海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