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国家实验室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举办的“呼吸健康创新项目推介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分享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刻见解。他强调,广州国家实验室自筹建之初,便秉持“双转化、双推广”的核心理念,旨在推动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进程。
钟南山院士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包含两个关键步骤: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跨越;二是将实验室中的样品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他坦言,这一过程对科研人员而言充满挑战,要求他们不仅要精通科研,还需理解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的新理念。
会上,钟南山还强调了双推广的重要性,即不仅要研发高精尖技术,更要关注人民生命健康的实际需求,将这些高端技术普及到基层,让普通百姓也能受益。
针对实验品走出实验室、高校研究成果落地难的困境,广州国家实验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了涵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这一体系通过联动各个环节,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落地进程。
广州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部部长梁萍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转化实践模式。她提到,实验室通过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优化了转化实施方式,如许可、转让、赋权等,并开展了概念验证和科普推广服务。实验室还注重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确保转化体系的高效运行。
梁萍部长特别指出,实验室在科研项目立项前进行严格查新,确保项目的创新性,并充分利用举国体制优势,集聚优势主体参与科研和转化。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通过预警和无效分析等措施,确保产出高价值专利。截至2025年7月底,实验室已累计申请专利61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率高达94.8%。
广州国家实验室提出的“样品—产品—商品”转化路径,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研审联动机制、概念验证中心、产学研协同网络等三大机制的加速,实验室的多项技术得以快速落地。
钟南山院士表示,广州国家实验室采用的“转化理念+创新全链条+前沿机制”的组合拳打法成效显著。不仅研发速度快,产品效果显著,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而且操作简便,有助于基层省时省力。
他举例说,实验室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包括合作上市的8款药物和疫苗,以及多个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设备。其中,与联合众生睿创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拟肽类3CL靶点新冠单药来瑞特韦片,从项目立项到递交全部申报材料仅用时18个月,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
钟南山院士强调,在扎实的基础药理机制研究和全链条攻关机制背景下,广州国家实验室将继续深化全链条建设,加紧科技攻关,以产出简便、效优、价廉、安全的技术和产品为己任,助力企业验证技术成熟度,协同产出更多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