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车企“尾款门”风波:消费者资金造车模式引发争议

   时间:2025-08-25 02:46: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家知名车企因“尾款风波”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消费者抱怨声四起,企业虽紧急应对,但舆论浪潮依旧汹涌,企业声誉受损严重。此番情景,不禁让人联想到该车企在手机领域的旧例,只是汽车的高昂价格,让消费者的反应尤为激烈。

这家车企采用的汽车销售新模式,要求消费者在下单后先支付一笔数千元的定金,随后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尾款支付,企业才会启动生产流程。一旦消费者未按时支付尾款,这笔定金便不予退还。在当前汽车行业价格战白热化、单车利润骤降至1680元的背景下,这笔定金几乎相当于单车利润的三倍,无疑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更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车企利用消费者支付的定金和尾款进行配件采购和生产,自身无需承担任何资金成本,反而能借助巨额订单资金产生额外利润。这种销售模式,让车企在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几乎已稳操胜券。

然而,高达数千元的定金,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已远超早年购买一部手机的费用。面对不愿继续购车的消费者,如此高的定金门槛引发了强烈不满,进而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显然超出了车企的预料。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有法律专家指出,该车企的销售模式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舆论危机。在汽车行业资金密集、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众多新造车企业面临巨大压力,而传统车企也在加大围剿力度。这家车企试图将手机销售模式复制到汽车行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事实上,汽车行业的高资金门槛,曾让众多PPT造车企业黯然退场。即便如今已有数十家新造车企业崭露头角,但盈利者仍屈指可数。面对传统车企的围剿和资金压力,新造车企业亟需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而这家车企的尝试,似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