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举办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大会期间,随着贯通仪式的举行,该平台成功接入了来自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十个省区市的分平台,标志着“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的全面贯通。
中国算力平台,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算力服务平台,集算力供应、需求和服务于一体,实现了不同系统、平台和工具间的兼容与互操作。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在大会上指出,我国算力产业已迈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将持续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算力网络的高质量发展。
熊继军还透露,工信部将深化算力在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智算生态圈”的建设,并推广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将实施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以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
当前,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正推动算力产业的爆发式发展。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量已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更是达到了788EFLOPS。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全国算力中心的平均电能利用效率也降至1.42,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算力、存力、运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地区数字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在算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到了约30%。
在中国算力大会现场,展示了算力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各种应用,这些应用正加速推进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例如,中国移动展台的灵犀机器狗,凭借其多地形自适应、智能提醒、智能陪伴学习等功能,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而中国电信则展示了基于星辰大模型的“翼医助手”,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诊疗服务。
中国电信还展示了文博讲解大模型、天通智能调度平台以及视频AI技术在平安慧眼智慧派出所的应用,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治安防控与应急响应效率,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体验。
中国算力平台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大会期间,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该平台在山西省的正式运行。该平台具备算力分析决策、资源登记、供需信息共享等能力,将进一步推进山西省算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价值释放。
然而,在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算力监测效率不高、算力供需信息不全、算力分配缺乏全局规划以及算力生态协同不足等问题。为了突破这些瓶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界自2017年起稳步推进中国算力平台的建设工作。
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算力服务平台,中国算力平台致力于为算力供需各方打造“中立、开放、公平、可信”的服务生态。截至今年7月底,该平台已注册企业用户超1000家,入驻算力服务商逾100家,上架优质算力产品110余项,为开发者提供了多源多元的在线调用服务。
工信部日前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将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能力的算力互联网。这将进一步推动算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