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圆满落幕,这场科技盛宴展示了超过3000款尖端展品,吸引了60多款智能机器人亮相,并有100多款新品首次在中国展出。会场内人头攒动,仿佛步入了一个未来科技之城,让人深切体会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无限遐想。
回顾WAIC的盛况之前,不得不提的是,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揭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进入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AI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现实生活的飞跃,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应用场景也迅速扩展。
在这场科技浪潮中,技术大神、产业大佬和年轻小天才无疑是三大亮点。他们如同AI星空中的璀璨星辰,各自引领着不同的未来方向。
技术大神们以代码为工具,重塑世界。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指出,在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前沿领域,只有创始人本身是“硬核AI高手”,才能引领真正的创新。这些技术大神大多出身于国内外顶尖学府,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人群画像报告(2024)》,已披露的2000位创业者中,95%毕业于名校。例如,清华培养了351位,北大184位,上海交大、浙大紧随其后,国外则有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背景。他们不仅拥有名校光环,更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
互联网大厂也是孕育技术大神的摇篮。例如,第四范式CEO戴文渊,他兼具名校背景、大厂经验和学术成就,使第四范式成为全球32家AI独角兽之一,并在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产业大佬则将技术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推动AI落地。在教育、医疗、金融、零售等领域,AI应用迅速普及。例如,“与爱为舞”创始人张怀亭在教育领域深耕,致力于实现个性化教育,希望通过低成本算力替代高成本人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
年轻小天才们则是这个时代最具活力的力量。报告显示,30岁以下AI人才占比近六成,其中25-30岁的年轻人接近四成。他们成长于AI时代,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极有可能创造出颠覆性的产品。在今年的AI大会上,青年菁英交流会吸引了众多年轻才俊,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也亲临现场,鼓励年轻人坚持热爱。
例如,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去年还是博士生,今年已成为创业者,研发出超仿生人形机器人,并获得Pre-A轮融资。在大会的Future Tech专区,众多创新项目竞相展示,场面热烈。小朋友们跟随父母参观机器人、机械狗时的惊叹声,或许正是AI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