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捞因一起“客服骂人”事件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据报道,8月2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网友通过外卖平台在海底捞下单后,咨询客服时竟收到含有侮辱性词汇的回复。事件曝光后,涉事门店经理迅速找到当事人,赠送礼物并致歉,但截至目前,该涉事员工仍未被找到。
海底捞,这家以服务著称的餐饮巨头,此次事件无疑是对其品牌形象的一次重创。客服公然辱骂顾客,性质极为恶劣,仅仅道歉显然难以平息众怒。海底捞官方已明确表示,已启动专项调查和报警处理,对于任何涉嫌违规操作、损害顾客权益的行为,将坚决追究相关责任。
事实上,海底捞近年来已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8月25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实现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这份业绩远低于市场预期,也反映出海底捞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客单价和翻台率是餐饮行业的重要指标。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客单价虽然保持稳定,但翻台率却有所下降。自营餐厅客单价为97.9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5元,但仍未达到历史上的巅峰水平。与此同时,翻台率从4.2次/天下降至3.8次/天,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线以下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海底捞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一方面,公司推出了高性价比套餐、加大团购供应、推出低价系列产品以及持续给予大学生折扣等优惠方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另一方面,海底捞也在尝试多样化经营,运营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等在内的多个餐饮品牌。
然而,在整体不景气的数据中,外卖业务却成为海底捞上半年的一大亮点。财报显示,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至9.2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9%。除了传统火锅外卖外,主打“一人食”场景的“下饭菜”外卖也增长迅速,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
海底捞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公司推出了“啄木鸟计划”和“红石榴计划”等举措。前者旨在关闭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以优化公司结构;后者则鼓励团队孵化和发展更多餐饮新品牌,以构建多元化的餐饮集团。这些举措无疑显示出海底捞在求变路上的决心和勇气。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海底捞并未放弃努力。从外卖业务的高增长到多品牌布局的探索,再到“夜店风”的大胆尝试,海底捞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市场期待着海底捞能够刮骨疗伤、重振雄风,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