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狂热氛围逐渐平息,投资者的焦点再度聚焦于美国企业的盈利蓝图上。本周三,英伟达即将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成为了市场的瞩目焦点,这家AI芯片领域的领头羊被寄予厚望,期望它能以出色的业绩为科技板块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在市场的乐观情绪高涨之际,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却发出了一份谨慎的预警。Joseph Moore、Shane Brett等人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市场销售前景的不确定性,英伟达即将发布的业绩指引可能会比市场预期的更加保守。
尽管市场普遍对英伟达抱有乐观态度,甚至有分析师预测其第三季度营收可达到550亿美元,但摩根士丹利却提醒投资者,要实现这一乐观预期的上限,需要依赖来自中国市场的数十亿美元销售额作为支撑。而中美两国对AI芯片贸易限制的担忧日益加剧,这无疑给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增添了更多变数。
在摩根士丹利与投资者的沟通中,他们观察到市场情绪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之前困扰市场的诸如DeepSeek的竞争压力、Blackwell架构的潜在延迟、机架层面的挑战以及部分客户数据中心建设放缓等问题,如今已经不再是主要担忧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乐观之声。这种乐观情绪也直接反映在了营收预期上,尽管摩根士丹利对英伟达第三季度的营收预测为525亿美元,但市场上仍存在更为乐观的声音。
然而,中国业务成为了影响英伟达业绩指引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有部分许可证已经获批,但未来的审批前景仍然不明朗。近期媒体的报道也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确定性。据报道,英伟达已要求供应商放缓相关产品的生产,虽然英伟达对此回应称正在持续管理供应链以应对市场状况,但措辞的模糊性并未完全打消市场的疑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士丹利判断英伟达管理层在制定业绩指引时,将对中国业务部分采取保守策略。这种保守策略虽然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市场的预期门槛,但并未动摇摩根士丹利对英伟达长期基本面的信心。他们强调,尽管短期指引可能因中国因素而显得保守,但对英伟达未来12个月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摩根士丹利认为,投资者需要理解那些可能影响短期指引的因素,但不应将这些因素与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混为一谈。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都有动机去确保美国芯片的准入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因此,尽管当前存在对中国业务的担忧,但这实际上有助于理清对前景的预期,一个更为谨慎的业绩指引起点,反而可能为后续的股价表现留出更多的上升空间。
摩根士丹利还指出,他们掌握了非常强劲的坊间传闻证据,这些证据进一步支持了他们对英伟达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即便市场预期已经很高,但鉴于英伟达未来12个月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仍然看好英伟达在当前水平的股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