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落幕,中国老年人口数据揭示了一个新趋势: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规模已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这一庞大数字背后,标志着中国社会正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养老”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曾经,“养老”主要聚焦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今,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激增及科技创新的共同驱动下,“享老”理念逐渐兴起,新一代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银发消费市场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银发经济展现出了蓬勃生机。养老服务日益多元化,银发产品迭代加速,消费潜力巨大。尤为智慧养老技术服务与老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预示着科技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
政策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优养”的转变。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手工课程,到银发旅游列车上的欢声笑语,再到老年福利院内的AI学习班,银发经济的活力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更承载着对老年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释放出万亿元级市场的巨大潜能。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存续或在业的养老相关企业已超过37.2万家。其中,2025年仅上半年就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1万余家。从注册数量的增长趋势来看,近五年来,养老相关企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高峰。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在养老相关企业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分别拥有超过3.5万家、3万家和2.7万家相关企业。这些地区不仅在经济上较为发达,同时也展现出了对银发经济的高度关注和投入。
天眼查数据还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养老相关企业中,约有4.41%的企业涉及司法案件。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养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