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的钛铁矿颗粒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团队不仅测定了这些颗粒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还深入探究了钛铁矿风化层的微观结构。
这项研究揭示了钛铁矿在月球水循环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钛铁矿因其独特的性质,能有效与太阳风中的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氢转化为水。然而,另一方面,由于钛铁矿的晶体结构特点,这些在风化层中形成的水分子难以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这一发现为解释遥感数据中月球富钛区域水含量日变化显著的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即从矿物学的角度阐明了背后的机制。该研究成果也为未来月球原位资源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针对钛铁矿这一关键资源。
图示展示了钛铁矿颗粒太空风化层的微观结构特征,进一步支持了研究团队的观点。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标志着中国在月球科学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