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正逐渐成为全球交通领域的新宠,引领高效、绿色的出行潮流。今年,多家eVTOL制造商迎来了订单量的激增,其中包括御风未来、峰飞航空和时的航空等领军企业。
近日,沃兰特公司与农银金租达成了重大合作,签署了10架天行的确认订单以及110架的意向订单,合同总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这些飞行器在取得型号合格证后将逐步交付给农银金租,用于商业租赁运营。这也是迄今为止,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领域内最大的一笔确认订单。
沃兰特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董明表示,带定金的确认订单意味着公司承担了交付责任,这是性质上的重大转变。他透露,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完成这批订单的交付。董明还强调,这笔订单不仅是农银金租对沃兰特的信任投票,更是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对低空经济的看好。
本次确认订单中的产品为沃兰特天行(VE25-100),这是该公司“三型三代”产品规划中的首个取证型号。经过三年的努力,VE25-100完成了从旋翼到固定翼的全过程试飞,突破了许多技术难题,为后续的型号研制和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明还指出,从意向订单到确认订单的转化,对主机厂来说是一次关键考验。意向订单虽然反映了市场期待,但只有转化为确认订单,才能形成稳定的收入,支撑企业的研发与生产。这一转化过程需要主机厂证明其技术可靠性、成本控制力及交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在加速eVTOL的商业化进程。在本次确认订单签署的同时,农行上海分行与沃兰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为沃兰特提供10亿元的银行授信和金融服务,支持其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农银金租与沃兰特的合作,被视为一个可复制的商业化范本,将推动低空交通从概念走向现实。
事实上,今年以来,金融租赁公司已成为eVTOL产业的重要推手。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前三个月,低空经济活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活动信息便高达4591条,同比增长50.8%。多家金融租赁公司与eVTOL制造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租赁服务。
沃兰特航空的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金融租赁模式是传统航空业的主流装备采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客户初期的采购成本,加速产品的普及。对主机厂而言,租赁公司的批量采购可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摊薄研发成本。租赁公司还能协助主机厂对接下游客户,完善产业链协同。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发展,eVTOL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3月,工信部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装备需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同时,各地也在密集出台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政策,为空域改革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政策的推动下,多家eVTOL企业在适航认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峰飞航空旗下的V2000CG凯瑞鸥在获得适航“三证”后顺利交付;沃飞长空的“生产质量系统”文件也正式获得了PC审查组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