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理想自研智驾芯片M100完成路测,性能对标甚至超越英伟达Thor-U

   时间:2025-08-28 13:02: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理想汽车近期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智驾芯片M100已顺利完成样片回片,标志着该芯片迈入了量产前的决定性阶段。据悉,M100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面的功能及性能测试,并成功通过了理想研发团队实施的压力测试,目前正被装载于少量样车上进行实地道路测试。

M100芯片在处理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时,展现出了独特的性能优势。特别是在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时,单颗M100的有效算力与两颗英伟达Thor-U芯片相当;而在处理传统的视觉任务,如图像识别时,其性能更是能够媲美三颗英伟达Thor-U芯片。这一卓越表现预示着M100在未来智能驾驶领域的巨大潜力。

理想汽车计划于明年正式将M100芯片应用于量产车型中。在此之前,理想将继续与英伟达和地平线等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以确保其智能驾驶系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保障自研芯片项目的战略安全,理想已加强了对芯片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以维护与相关厂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理想汽车为自研芯片项目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展现了其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坚定决心和雄厚实力。据接近理想芯片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M100芯片的研发工作涉及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包括神经处理单元(NPU)、系统级芯片(SoC)等硬件的开发,以及软件系统的适配与优化,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谢炎在推动自研芯片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凭借在英特尔、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编译器技术背景,提出了软硬结合的研发策略,旨在通过软件调度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芯片硬件算力的利用率,从而在性能上实现对竞争对手的显著优势。

软硬结合的研发策略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它要求企业在算法、编译器和芯片设计等多个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同时还需要打破硬件瀑布式开发与软件敏捷迭代之间的壁垒,构建高效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流程。这一挑战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Transformer架构在智驾芯片和算法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国产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商元戎启行的创始人兼CEO周光指出,未来的智驾芯片设计将更加注重对Transformer架构的原生、高效支持,尤其是在超低精度(如FP4、FP6)的优化上。这一技术趋势对芯片架构设计的前瞻性和软硬件联合调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想汽车在智驾芯片领域采取了“双轨并行”的策略:一方面,通过采用外部方案如英伟达Thor-U芯片,确保当前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自研芯片的研发工作,以谋求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在纯电车型方面,理想倾向于搭载英伟达的高算力芯片,如旗舰MPV车型MEGA和新款纯电SUV车型i8均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U。而在当前的销量主力L系列增程车型中,理想则根据智能辅助驾驶版本的不同,分别搭载英伟达Thor-U或地平线征程6M芯片。

理想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表示,自研智驾芯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理想的算法进行特定优化处理,从而提供高性价比和高效率的计算能力。尽管目前理想仍然使用英伟达的芯片,但随着算法的不断迭代和优化,自研芯片将成为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